王春霞(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脑病科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R2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413-02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温阳通络治法
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一般发生于中风后2天~7个月,大多数在3~16周,以偏瘫患侧肩胛周围进行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伴手背及手指肿胀,呈上下一般粗细,手背皮肤皱纹消失,有光亮感,压之微凹,继之皮肤逐渐变薄,手掌皮肤色泽变红(偶为苍白等),有时下肢亦有类似表现[1]。较典型的表现为患手肿胀疼痛。中医可参考中风病、中风历节病、水肿、痹症等范畴。笔者参考古典文献,结合中风病在这一时期的特点,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1病因病机
1.1阳虚是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肩手综合征多见于恢复期、后遗症期,此期以阳虚为主要病机。临床除可见一侧肢体偏瘫,患者主要表现为患侧肩痛、手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或伴有麻木,或怕冷,舌淡或暗,苔白,脉沉或细涩。《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体正常状态下,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动作轻便灵活,肌肉丰满等,皆由阳气之温养,故阳气虚衰,必然出现精神疲惫、嗜睡、肢体无力等症状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若阳气不足,阳不化气,将导致有形物质的积聚,而形成痰、成饮、成瘀,进一步阻碍阳气的化生功能和运行,易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而发为中风。另外现代人生活方式导致阳虚的普遍存在:如过用寒凉、凉茶、清热解毒药物,熬夜,精神压力大均可导致阳气耗散。而另外中风时,肝阳暴亢,疏泄肾中之阳气,宣泄太过,则阳气耗伤。加之早期由于烦躁、高热、腑气不通而过用寒凉、通腑等药物,亦可戕伐阳气,最终导致阳气虚衰。还有中医理论指出“过利则伤气伤阳”,中风后应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此时过利小便,必然伤阴更甚,久之,终究阴损及阳,导致阳虚。
1.2痰瘀阻滞经络是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变化,并贯穿始终笔者认为中风后肩手综合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水肿、痹症”的范畴,但又与水肿病有一定的区别,因其发于中风之后,瘫痪侧手足肿胀疼痛,多为气血运行不畅,痰湿血瘀留滞于经络肌表而成。水肿可作为痰、为水,而疼痛为瘀血阻络。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加重病情。阳虚导致气化无力水液停滞、阳虚寒凝而致瘀血阻络。生理上,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化水;病理上,气虚水停,血不利则为水。唐容川在《血证论》云:“血不利则为水。”而发为肢体肿胀、疼痛。而中风后由于过度补液,特别是患侧长时间输液,人为造成水湿停聚,更易导致上症发生。故此期主要病机为痰瘀阻滞经络,为标实。
2基本治法
2.1温阳益气治其本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根本病机是本虚标实,阳虚气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如明?虞抟《医学正传》所言:“所谓治病必求本,求其本,必知其原,知其原,治之不远矣。”治疗当以温阳益气治本为主。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主要药物有:附子30g,黄芪60g,桂枝10g,白芍15g,细辛10g,木瓜30g,全蝎10g,炙甘草10g,白芥子15g,熟地15g,麻黄7g,巴戟天15g。其中附子、黄芪、桂枝等温阳益气,在众多温阳益气通络药物中,精选附子温阳散寒止痛,配伍大剂量黄芪温阳益气活血消肿。
2.2化痰通络治其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间者并行”的治疗原则,治本的同时兼治其标。亦即在温阳益气的同时兼化痰活血利水,这样才能标本兼顾,达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亦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我们常选药物麻黄、白芥子、熟地、白芍、全蝎等,故化痰祛瘀的同时勿忘补虚。其中麻黄配熟地、白芥子,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麻黄得熟地通络而不表,熟地见麻黄滋阴而不腻”,白芥子辛温入肺,通行经络,温中开胃,发汗散寒,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善化痰涎,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故麻黄配熟地、白芥子等宣畅气机,则气血通畅、消肿止痛。结合以上药物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化痰、消肿止痛之功效。
3历代医家运用温阳药物治疗类似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相关的论述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多次应用到温阳通络法治疗肢体肿痛。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便为历节,乌头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提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痉湿喝病脉证第二》“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古今录验》续命汤中麻黄、桂枝、当归、人参、干姜等温阳散寒益气通络药物“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千金》三黄汤中麻黄、黄芪、细辛等药“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清朝名医王清任认为:人身之阳气有十成,分布于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阳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则发生半身不遂,中风后“因虚致瘀”,故将其所拟之补气化瘀方剂,命名补阳还五汤,方中大剂量黄芪起到温阳益气通络作用,至今仍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有效方。”后世的地黄引子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治疗中风喑痱症以滋阴为主,但也包含了温阳的成分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等。
4讨论
以上经典论述,虽不全是中风的病名,但临床表现与肩手综合症有相似之处,基于以上基础,结合中风后发病的病机,但又不仅局限于中风病的病机,拟定了温阳通络法治疗脑梗死肩手综合征。
温阳药也称补阳药,本类药物性味多为甘温或咸温,少数为辛热,能温补人体之阳气。其中附子、黄芪、麻黄、桂枝等药物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消肿,均可用来治疗中风肢体肿胀、怕冷、疼痛、活动不利,与脑梗死肩手综合症表现类似。温阳药鼓动气血,如“阳光普照、阴霾四散”。现代药理研究,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功效主要与其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抗寒冷等作用相关;逐风寒湿邪又与其抗炎、镇痛、抗寒冷、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等相关。黄芪药理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桂枝有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等作用。在体外,其甲醇提取物及桂皮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肉桂酸钠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等作用。有专家讲过,“无热便是寒”,临床验证治疗只要无明显热象,予以温阳益气通络药物,均有效。
参考文献
[1]郭玉璞,王文志,李允德.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