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功能表现的唯一方式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这种发展只能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三个亲自”,即: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亲自体验;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动耳等学习方式的亲自尝试;泛化、内化、类化等学习心理的亲自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主动和谐自主地发展。基于上述认识,近几年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起创新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一道例题:47.85&pide;7.5,教师首先请学生计算47.85&pide;75,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如果把除数75改成7.5该怎样计算呢?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求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利用旧知识巧妙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正因为新知有了旧知的铺垫,学生能很容易发现新旧知识间中存在除数的小数点处理问题,于是问题发现了。“如果能把除数转化成整数,便可迎刃而解了”,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依据旧知,寻找到了转化的方法,弄清了转化的依据,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增强了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了“化归”的学习方法。因此,结合教材创设情景常常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疑问,并总想先得知而后快,进而能积极思维,自主探究,获得成功。
二、留给时间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入创新角色
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根据这个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要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尽量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要留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从而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圆柱实物体的侧面剪下来,看看是什么形状?与我们已学过的哪种图形一样?学生剪下后,提问:“通过操作,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看着自己剪下的图形与别人剪下的图形有不同,便争先恐后地问:“为什么会剪出不同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一样吗?怎样求它们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中的哪些数据有关?有什么关系?”等一大串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本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基本完成了。由于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欲望十分强烈,自然能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
三、组织讨论释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一节课的中心议题展开课堂讨论,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一个重要标志。所谓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学生间的对话、相互交流,促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它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广泛的信息交流。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者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上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组织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他们就能够在讨论中相互之间得到启发,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时,为了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自行探索,并围绕以下4个讨论题组织讨论。
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你已学过的图形。
2.根据拼出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3.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4.假如用一个梯形,你能否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分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充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推导方法,使所有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大胆设想、大胆思考、大胆探索。教师在学生讨论时深入到各小组,认真听取各组同学的自由发言,当学生在讨论中碰到困难时,教师适时作必要的点拨。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问题等到了圆满的解决,从中让每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位置,应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