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2-12
/ 1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吴云

江苏大丰市裕华镇初级中学吴云

在当今“五严”背景下,我们的教学又处在一个十字街头,我们教师是“放”,还是变项的“严”,给学生更多地作业,或把“包袱”扔给家长。我觉得这正是我们“以人为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时机。这些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观念,这些观念也为我平时教学工作和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我们粗浅的看法小结如下:

一、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1.学生学得好远胜于老师教得好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老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都是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来起作用。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2.以课文为语文教学的例子,增加课外阅读量

叶圣陶说:“课本只是个例子。”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唯课本论,不要把课本当作教材的全部。如果老师只是把“例子”(课本)讲解分析得明晰透彻,却不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不去从生活中采掘大量鲜活的知识,不去做适量的“习题”,那么学生也不可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压缩讲授课本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机会。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活动应该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处理好语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把语文学科教好。据我们所知,几乎在所有学校里,语文学科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几乎最少。而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必须以课外活动为依托,这个矛盾没有设法解决清楚,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

3.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很难有能力的提高

初一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认真的扎扎实实的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明确语文学科各阶段的目标。语文学科没有明显的阶段性。语文老师应该想办法把语文学习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不敢放松。

二、调整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1.压缩课文的授课时间,一般课文用1--2课时来完成。为了压缩课文的授课时间,首先要简化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堂课只要求达到一个目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包罗万象,想面面俱到、毫无遗漏的教给学生,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能。俗话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教学效果来说,必要的舍弃是应该的。理想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是从宏观进行,一学期、一学年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起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但落实到每一节课,就必须有每一节课的目标和教学重点。

其次,能够不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就尽量不放在课堂上讲,这也是压缩授课时间的办法。课前预习工作要落到实处,每一节课所布置的预习任务都要有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便于老师检查的。粗读课文,疏通文义,分段归纳段意等一系列工作,完全可以在课前完成。字词以及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可以在开学初切块分给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由他们组织整理,上课前三分钟抄在黑板上,底稿上缴,一月整理一次。

2.以前学习过的句式变化、关联词用法、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它语法知识,应该有机的切分到每一节课文当中,有计划的复习加深,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没有扎扎实实的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有能力的迁移的。

3.向课外延伸的问题,现在虽然有《语文读本》但我们认为还不够,即使有了多媒体教学网络,这个问题可望解决,但是,学生没有办法天天去上,因此,课外活动如何与正课有机的配合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研究。

三、关于作文教学

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初一年级要求学生把记叙文的基础打扎实,把各类文体先写得规范些。

2.“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老师改出来的。”我们不赞同我们学校硬性规定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的那一套一统化措施。如果不依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一味强调作文的精批细改,把语文教师围困在作文堆里忙个不停,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应让学生多写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提倡学生坚持“课前三分钟讲演”的讲演稿撰写,以作为作文课的补充。

4.让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看名著,读报刊,积累写作素材。

四、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一首唐诗鉴赏;

2.每节三个成语介绍,并要求同学根据这些成语连串成一段话;

3.每周一节阅读课,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小评论;

4.定期举行作文竞赛,择优汇编成优秀作文选集。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