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仙(浙江温岭市中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岭3175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6894例泌尿生殖道标本的支原体感染率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与药敏试剂盒,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94例支原体培养的标本中,阳性感染者4249例,感染率为61.63%,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3537例,阳性率为51.31%,人型支原体(Mh)阳性90例,阳性率为1.31%。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Uu+Mh)感染622例,阳性率为9.02%。药敏结果: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比较敏感,对环丙沙星、红霉素耐药性高。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Uu+Mh,临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药物敏感试验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28-02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不断上升,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作为主要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也日趋上升,尤其是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多种疾病,并与不孕不育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现状,用药情况及耐药性,本文对6894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并对其中4249例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门诊和住院的泌尿科及妇科的患者共6894例,其中男性756例,女性6138例,年龄18-65岁,患者标本采集前1周未使用抗生素。
2、标本采集女性采集宫颈分泌物,采集时应先擦去宫颈口多余粘液,再用另一支拭子在宫颈管内1-2cm处旋转数次并至少停留20S以上;男性取尿道口2cm处分泌物,也可取前列腺按摩液,取完标本后,立即送检。
3、试剂与方法由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试剂盒,包括培养基和药敏条。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先加100u1培养液于阴性对照孔(C-),再将采集的标本在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取100u1加入检测条的各孔中(除C-孔),再用无菌矿物油固封,置35℃-37℃孵箱培养,24h和48h分别观察结果。判断原则:培养基黄色为阴性,红色阳性,表示有支原体生长。药敏判断原则:黄色表示支原体对该药物敏感,红色表示耐药。
二、结果
1、支原体检出率6894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4249例,阳性率为61.63%,其中男性阳性人数为162例,占21.43%,女性阳性人数为4087例,占66.58%。解脲脲原体(Uu)阳性3537例,占51.31%,人型支原体(Mh)阳性90例,阳性率为1.31%,Uu+Mh感染622例,占9.02%(见表1)。Uu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h和Uu+Mh感染的阳性率,女性感染率(66.58%)明显高于男性感染率(21.43%)。
2、药敏结果Uu感染对四环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率高;Uu+Mh感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率高。Mh感染对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高(见表2)。
三、讨论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本次调查的6894例标本中阳性标本4249例,阳性率为61.63%与近年来国内的分离率达40-60%相接近[1]。从表1显示Uu的感染率(51.31%)明显高于Mh(1.31%)和Un合并Mh(9.02%)的感染率,与众多文献报道相一致[2,3]。说明Uu是泌尿生殖道主要感染的支原体。且女性感染者(66.58%)多于男性(21.43%)。这主要是因为男女生殖器官解剖学上的差异,导致女性更容易受感染。
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不敏感,目前临床上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表2药敏结果中可以看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最敏感。四环素由于副作用较多,临床很少用于首选药物,故支原体对四环素的敏感性仍然很高,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张冉[4]等报道支原体长期接触低浓度喹诺酮类药物使基因出现突变,使其耐药性增加,所以临床医生要避免经验用药,应先进行药敏试验后选择用药、足量、足疗程,减少和防止耐药菌株的增加和传播,从而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卓然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9-293
[2]钟小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药敏分析[J]现代医院2009,9(3)85-86
[3]肖嵘、文海泉、曹成海等2002年湖南地区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和药敏结果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8):451-452
[4]张冉,吴移谋等,喹诺酮类药物诱导人型支原体耐药机理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