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川芎嗪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任莉

任莉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人民医院内科038300)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每日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0ml)、神经节苷脂钠组(每日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00mg)、联合组(川芎嗪注射液10ml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每组100例,连用两周。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优于川芎嗪组和神经节苷脂钠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川芎嗪注射液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92-01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不断增高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对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治疗,效果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川芎嗪组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51—75)岁,神经节苷脂钠组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龄(50—74)岁,联合组100例,男69例女31例,年龄(52—77)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脑CT表现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发病距开始用药时间及临床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全部经脑CT或MRI扫描证实,除外颅内出血及其他颅内疾患,无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严重的精神疾患,无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

1.3治疗方法

3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降脂稳斑、减轻脑水肿、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期间不用抗凝治疗。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注,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神经节苷脂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10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注,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注,每日一次,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0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注,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

按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2]:(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下;(5)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5统计学方法

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及x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川芎嗪组和单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组(P<0.05),见表1、表2。

表1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联合组与川芎嗪组、神经节苷脂钠组三者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3.23、2.93、3.12,p>0.05);

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6.5、18.2、32.5,*p<0.05);

治疗后联合组与川芎嗪组、神经节苷脂钠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71.7、78.3,△p<0.01)。

2.2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在长期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的基础上,因血栓形成、栓子栓塞等病因造成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缓解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大脑半暗带缺血以及保护患者脑神经的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挽救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但时间限制性强、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超过了溶栓的最佳时间窗(3-6小时)或不接受溶栓治疗,而且溶栓的禁忌症多,出血风险大。综上原因,溶栓在基层医院很难开展,而抗凝疗法指南也不推荐,所以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改善脑循环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脑保护中西医联合治疗,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中药川芎为伞形科蒿本科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属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川芎嗪是从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的生物碱单体:4-甲基吡嗪,属酰胺类生物碱,为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抑制清除自由基产生,提高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自由基、抑制纤维化、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等药理作用。川芎嗪扩张血管、降压、调节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流灌注量,形成梗死部位区域侧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还具有抑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性,降血脂、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迅速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一定程度上恢复脑梗死区及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的功能。川芎嗪还可通过降低脑组织中磷脂酶A2活性而改善脑循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对引发脑中风的粘附分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降低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组织中钙的含量,提高Ca2+-Mg2+-ATP酶的活性。所以,川芎嗪可多方位地对脑梗塞所致神经缺损有疗效。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又称GM、N物质)是一种复合的糖脂,由一个亲水的糖基和一个亲脂的脂基组成。脂基镶嵌在神经的胞基内,糖基在神经细胞外,象仙人掌上的刺一样,GM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修复的一种特效物质,是细胞膜的天然成分,存在于哺乳动物大脑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含量尤为丰富。平均分子量约1800,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神经的生长、修复和再生。作为神经细胞膜的天然组成成分,它调控钠、钾、钙等离子进出细胞(离子交换,就是神经电信号传导),与神经细胞的稳定以及神经细胞损伤后的修复再生有密切关系,与人的记忆、智力密切相关,保证神经系统的基本运行。脑损伤时引起神经节苷脂的减少,如果不及时、足量补充上,不仅由于神经细胞膜上的钙内流,钙蛋白水解,细胞膜最终破坏,引起神经细胞的最终凋亡,那些濒死的神经细胞也会因为细胞膜的功能萎靡而失去生理功能,尤其对脑中风等急性脑损伤的神经网络的重塑极为不利。由于神经节苷脂对神经组织有极大的亲和力,能透过血—脑屏障,还对损伤后的继发性神经退化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减轻损伤后脑水肿。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减轻自由基对神经细胞膜的损害。因此通过以上作用机理,神经节苷脂能很好地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在遭受各种损害后进行功能修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严重程度的脑梗死,经川芎嗪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后均可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降低致残率,总有效率优于单用川芎嗪组和单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与前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说明川芎嗪注射液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各自的作用,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其治疗效更佳,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联合用药有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川芎嗪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0-380.

[2]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