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
生态建筑的研究与推广,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符合集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设计技术和理念加以借鉴,继而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更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设计体系,为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1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1.1自然生态和谐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不断的滋养,在经济体制与市场体制上得到了深化的革新,内部结构得以持续转变。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由于在早期建设时期,生态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破裂的关系,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建设使得生态逐渐失衡。尤其是高楼大厦的不断兴起,对于大自然会带来一定的破坏力。发展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环境的牺牲。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保持与其稳定的状态,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以减少资源的衰竭。如,在照明设备中,可对太阳光进行充分的利用,以降低能耗;在空调的使用中,可设置喷水系统以减少热量,降低制冷设备对臭氧层的破坏。
1.2减少能源消耗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节能是其核心理念。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能源的相互利用,以及循环使用。在保障建筑物在功能运转正常的状态之下,应该对各机理之间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最大程度降低能源的损耗。另外,生态建筑在具体的功能结构之中是以实用性为主要的依托点,对于实用性弱、仅作为建筑摆设的结构需及时进行更迭,一切以精简主义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在对各个设备之间的规划中,应该加大对资源的投入安排,借助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具体的设计,在满足设计功能的同时,还能使保持环境生态的稳定值,促进建筑物与资源的共同发展,与相互转换。
1.3新型的技术材料
由于环境问题在时代发展中越来越凸显,人们对于环保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在社会生产领域中,多种多样的新型材料应用而生,在科研上也加大了对节能减排的新兴技术的研究。这一个先决条件对于建筑的发展来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应该投入环保材料与新兴技术,这不仅契合了当今时代的生态环保主题,还节约了资源,促进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1.4舒适度高的环境
在生态建筑中,用户的体验是尤为重要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度要求,它不仅是一座冷冰冰的建筑物,更是人文情怀的体现。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始终秉持为使用者创造舒适与健康环境的理念。要做到舒适环境的创造,就必须使建筑物内在各区间的功能上具有完整性,能为居住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带来极大便利。另外,需要使建筑物内保持着充足的光线,保持适宜的内部温度与空气中的湿度。
2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方式
2.1生态建筑设计中整体设计方法
在规划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把生态建筑看作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结合大系统的城市建筑,在相关的区域范围内,从城市建筑的总体方向开展,从最基本的场地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文化等各方面作出分析,综合的分析经济性与可行性,这就是建筑的整体设计。首先,建造生态建筑时,为确保城市和地域的景观受到保护,通常会积极的创造出城市新景观。
(1)对不合格的布局模式加以改变,形成区域划分、空间结构与资源配置。
(2)延续我国城市中悠久的历史文脉与自然的地理特征。其次,在掌握自然环境与生态建筑的情况下,同时也应当考虑项目建造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在生态建筑中怎样才能促进各方面相互关联、以及消化矛盾的各种因素,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尤为重要,应当从全面与整体出发将生态建筑的设计做到更好。
2.2生态建筑中单体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单体可分成:建筑的基础、外墙、屋顶、楼梯等相关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层面,把建筑分为主要空间、次要空间、结构组成、交通组织等。从生态建筑的设计图纸上看可把具体内容分为平面、立面、剖面与总平面。从而满足建筑的各项实用性的功能,同时,也要解决各种问题,从问题的角度上看体现出其是建筑的采光、隔热、保温、防雨雪等。因此,生态建筑中单体设计也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满足自然采光。促进建筑更好的运用阳光来照明,其中通过中庭、通窗、玻璃幕墙等有效的手段来完善室内的光线不足与质量的现象,在建筑物中设置种日光反射器与反射板等各种装置,把各项装置结合成智能模式,运用智能的方式来完成引入日光设备。
(2)减小热耗。建筑的表面积和建筑的体积相比,与建筑的热工性能是不可分割的。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集中布局的建筑小于分散布局的热耗量,在建筑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减少顽强的面积,严格控制层次的高度,促使减少建筑体型的不平状态,尽量应用平面形式。
(3)自然通风。建筑设计中,空气的流动影响着建筑空间的温度。一般来说,影响风的环境因素包括:相邻建筑形态、周围植被种植情况、建筑朝向、当地地形等。而风则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空气的流通情况,因此,为了实现建筑物的合理通风,应当注意结合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来进行,可通过实现气流实时交换的方式,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保证建筑物中的穿堂风,从而使居室保持凉爽舒适;冬季则需要注意采取相应的保温、避风措施。
(4)采取降温隔热措施。降温隔热多源于气候的特点研究出来的,以及密切的结合才介入设计领域中。各方面装置都能充分的采用智能模式控制室内的窗帘、挑檐板与水幕等构件并控制阳光辐射对室内造成的湿度的影响,以最低消耗甚至是无消耗来使室内拥有怡人的舒适温度与湿度。
(5)太阳能的应用。太阳能的有效运用,可以降低对于矿物质能源;电力能源的依赖。有效运用太阳能,可以显著下调对于多种资源的使用量;可以下调建筑物,接受太阳辐射的程度。因此,生态建筑中,关键的是太阳能的利用发挥。在实际中,需要高度关注太阳能储存;太阳能材料的集取;材料的使用等问题。
利用太阳能辐射量,主要关系到建筑环境气候效果。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季节的差异性;建筑朝向问题;地理地域位置的区别。建筑的朝向;遮檐的深度、形式的确定,主要与建筑物受到的太阳辐射角度相关。
(6)利用压力、温差的作用。在智能的控制下自然条件与设计都能够实现压力、温差作用,是传递热量、增强空气流通、维护环境卫生的重点资源。合理的运用环保节能的资源,促使建筑物室内的微环境的改善,是现代化智能生态建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与设计方法。
总之,生态建筑对建筑界及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绿色效应,让更多的人关注绿色技术,让人们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上找到了突破口。
参考文献:
[1]白俊俊.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知识.2017(08)
[2]张文.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
[3]刘扬.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
[4]岳瑞锋.生态建筑设计的初步探讨[J].工业设计.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