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成对照组(采取CAG化疗方案)和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治疗),15例/组。比较2组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三年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26.67%)、三年存活率(86.67%)以及平均生存时间(25.75±2.68个月)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异质性疾病,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1],多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进行性的骨髓衰竭为特征,并最终都会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增加治疗难度,年龄越高,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几率越大[2]。为了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本文将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成2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9:6;年龄范围(52—78)岁,平均年龄(65.73±6.18)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8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0:5;年龄范围(50—77)岁,平均年龄(65.64±6.21)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例。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再进行核仁磷酸蛋白1和c-kit基因检测。
对照组采取CAG化疗方案。1-8天皮下注射10mg/m2盐酸阿克拉霉素,1-14天每十二小时皮下注射10mg/m2阿糖胞苷,1-14天皮下注射200μg/m2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14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共计治疗两个周期。
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治疗。每天静脉滴注20mg/m2,一个治疗周期为5天,连续治疗4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随访三年,统计每组的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软件处理,平均生存时间用()表示——t检验;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存活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而三年存活率(86.67%)比对照组高,平均生存时间(25.75±2.68月)长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均小于0.05。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育不正常引发,患者会出现外周血细胞数据减少和骨髓不正常增生等异常情况,随着疾病的进展,会逐渐恶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相比而言,男性的发病率略高[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通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包括出血、淋巴结肿大或贫血等。
CAG方案治疗机制是通过阿糖胞苷等药物来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进入S期[4],同时还能够将粒细胞缺乏的时间缩短,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地西他滨有抗肿瘤活性存在,属于甲基化药物,可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促进抗癌基因向正常的去甲基状态恢复,将由于DNA过度甲基化而失活的基因重新激活,有利于细胞恢复正常终末分化、衰老或凋亡,其抑制DNA甲基化的活性与5-氮杂胞苷相比,是其30倍。首次使用地西他滨治疗肿瘤疾病的是美国FDA于2014年将其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胞嘧啶类似物)又称5-杂氮-2-脱氧胞苷[5],可将DNA甲基化逆转,降低DNA甲基化水平,使肿瘤细胞正常分化或凋亡,地西他滨在患者体内以三磷酸的形态与DNA结合,剂量较高时能够抑制DNA合成,进而引发细胞毒性反应,促进细胞凋亡及DNA损伤,该药具有剂量相差的双重机制,剂量较低时能够结合于DNA甲基转移酶,致使DNA甲基转移酶降解,且不会对细胞周期造成影响。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体内骨髓单核细胞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而地西他滨能够将其激活,此外,该药物在降低DNA甲基化效果方面和其他治疗药物相比更加有效,可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内序列恢复,呈去甲基化形态。
(血液学毒性也称为造血功能毒性或骨髓毒性,是患者接受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26.67%,与对照组相比更低,三年存活率为86.67%,平均生存时间为(25.75±2.68月),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
由此可知,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性高,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亚茹,任翠爱,侯丽雪等.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8):1132-1134.
[2]陈宇辉.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33-134.
[3]王磊,徐政永,吴冰等.地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6):970-972.
[4]周淑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138-139.
[5]韩泽.地西他滨单药治疗与常规化疗对中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29):5880-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