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张玉华

◆张玉华甘肃省高台县光彩幼儿园734300

在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能得到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关注、有效的解决,必将严重地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情境创设的问题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有不少教师意识到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但实际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如果情境的创设不合适,本末倒置,则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情境的创设中一定要摒弃以下几种情况:1.为情境而情境;2.效率低的情境;3.虚拟情境过多。

二、关于合作交流的问题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课堂中有不少教师采用了形式主义的做法,以为“合坐就是合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具体表现在:

1.编组的随意性。虽然合作交流的合作小组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几人一组,但绝不意味着编组的随意。为保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一般说来,合作小组不宜过大,在进行编组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因素,应尽可能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要防止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要注意避免出现由优秀学生的意见、想法代替全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

2.问题的随意性。有的教师为了表示自己在教学中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较好的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数学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而不是关注到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数学味,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数学思考的意义、是否具有数学思维的含量。

3.交流的随意性。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框架里赶,只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而不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即不关注小组同学之间是否在按照要求进行交流、小组同学之间是否在数学交流。

三、关于自主探究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少教师对自主探究进行了错误的理解,具体表现在:

1.探究的形式化和庸俗化。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那些关于数学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没有探究的需要而进行探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庸俗化。其实,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学习方式去代替(否定)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学习方式的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不能由学习方式的新旧来判断其好坏。

2.探究的神化。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人为地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种情况表现为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种情况表现为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四、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展开,评价问题成为影响课程实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环境下评价制度的改革,促进了评价方法、形式、内容的更加丰富、科学和完善,变了过去单一的只靠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有的教师在评价方面出现了偏颇。

1.应付式的鼓励。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味给予表扬。正如一味批评并不可取,一味的表扬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表扬会导致上瘾,迷恋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无益;过多的表扬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脱口而出的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应付的学习态度。

2.模糊的评价。如笔者在听一位教师教学《找规律》这节课时看到,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不少学生找的是一种伪规律,教师仍然给予赞同,这实际上是传达了一种错误的信息,给学生的认知造成了混乱,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理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科学的知识和明确的是非。

新课程的实验让教师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冲击,从而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了反思。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感与鲜活,我们听到了学生的自主辩论与争鸣,看到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究,使我们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有了更加强烈的憧憬与渴望。但这不是新课程的全部,在热闹、自主的背后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现象,我想这对于新课程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