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脑电图及其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新生儿惊厥脑电图及其临床意义

李丽琼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脑电图室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目的:新生儿惊厥脑电图表现与病因密切相关。方法:记录100例新生儿惊厥的脑电图的特点并收集其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例新生儿惊厥的脑电图异常率为28%。异常者多数表现为不规则尖波,棘波,尖-慢波及单节律性放电,少数为低电位异常、平坦波异常。结论:新生儿惊厥及癫痫、颅内出血等肯定的脑器质性病变异常率高,其他则较低。脑电图动态观察发现,其结果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系统,惊厥,后遗症,脑电图。

惊厥是新生儿期最多见的急性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及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优生优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现将50例新生儿惊厥脑电图及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00例新生儿惊厥系本院近几年收治的患儿,所有患儿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颅内出血18例,癫痫12例,窒息7例,硬膜下积液3例,代谢性紊乱2粒,感染性疾病20例,其他病因4例(新生儿黄疸,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全,脑穿通畸形各1例),原因不明15例。对其中41例患儿进行了临床随访,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8岁。随访结果痊愈,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仍有抽搐发作或智能、语言、肢体活动障碍等),死亡三种情况。

1.2方法

脑电图检查:全部病例首次脑电图均在临床惊厥发作后1周内进行。其中有29例患儿还进行脑电图复查及临床随访:颅内出血7例,低钙7例,癫痫5例,硬膜下积液1例,肺炎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不明原因4例,窒息2例,感染后中毒性脑病1例。

2.结果

2.1脑电图异常率及异常表现:100例新生儿惊厥首次脑电图正常72例,异常28例(28%)。脑电图异常表现中,痫性放电25例,常呈阵发性不规则尖波、棘波,尖-慢及棘-慢综合波放电,两侧半球交替出现,局灶不显著者10例,低电位异常2例,平坦波1例。

2.2首次脑电图变化与病因的关系,癫痫脑电图异常率75%为最高,其次颅内出血38.9%,而感染性疾病5%,硬膜下积液、其他疾病所致惊厥脑电图异常率较低,代谢性疾病及病因不明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介于两者之间。

2.3随访与预后:1.首次脑电图结果与预后:首次脑电图异常者21例中,治愈14例,后遗症7例(33.3%);首次脑电图异常者,20例中,治愈12例,后遗症7例,死亡1例。后遗症及死亡者占66.7%。2.脑电图动态变化与预后:首次脑电图正常者11例中,复查中8例脑电图仍正常,临床随访5例痊愈,3例有后遗症(智能落后),其中颅内出血1例,窒息1例,不明原因1例。复查中3例脑电图较为异常者,其中1例右侧硬膜下积液。脑电图出现右额中央区痫性放电,临床也有相应左侧肢体惊厥发作,以后随访确诊为继发性癫痫。1例新生儿癫痫首次脑电图正常,以后患儿频繁痉挛发作,脑电图示高峰节律紊乱波形,临床诊断为婴儿痉挛症;另1例低钙,脑电图为轻度慢波增多,但临床一般情况可,惊厥停止。首次脑电图异常19例中,脑电图恢复正常13例,临床随访11例痊愈,2例有智能落后后遗症,此2例均为低钙合并有小头畸形患儿。复查中脑电图持续异常者6例,其中5例(低钙2例,癫痫2例,中毒性脑病1例)预后差,仍有抽搐发作,1例(颅内出血)发作减少,病情在好转中。

3讨论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发作形式不完全,不典型,有时难以辨认,易延误诊断,脑电图检查对新生儿惊厥诊断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尤其对一些临床上可疑的惊厥患儿作用更大。本文常规脑电图首次记录异常率为28%,多数表现为痫性放电(89.3%),但新生儿惊厥脑电图异常率仍低于一般癫痫患者阳性率,后者常规检查有50~70%的异常率。

新生儿惊厥脑电图表现与病因有密切关系,本文观察发现,以癫痫、颅内出血等肯定的脑器质性病变异常率最高,而对一些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等其他疾病阳性率较低。因此,在新生儿若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变化时,尤其当持续异常存在者,应首先考虑脑器质性损伤疾病可能。

不明病因15例患儿中,有3例出痫性放电,其中2例经补钙治疗后好转,脑电图恢复正常,可能系低钙所致。1例脑电图持续异常,并伴临床频繁发作,最后诊断为继发性癫痫。因此,当脑电图持续出现痫性放电异常时,应警惕脑器质性损害可能。

随访发现,首次脑电图阴性者约有1/3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而首次脑电图阳性者上升至2/3,尤其当出现平坦波、低电位异常及频发的灶性痫性波更应密切观察。

总而言之,脑电图检查对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价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自励.新生儿惊厥的现代诊疗.临床儿科杂志.1991.9(3):196

2.蔡云成等.新生儿及幼婴惊厥疾患脑电图及预后价值.脑电图学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