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与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基础课程与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关系研究

王艳韩廷武

王艳韩廷武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76826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有机融合、与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结合的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方法。

关键字基础课专业课技能核心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在实践中还常常处理不当,使课程质量受到影响,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下面我就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谈几点看法。

一、高职教育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规模一直保持持续扩大,但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方向明确、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强,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要求中,“文化课是基础,专业理论课是核心,专业技能课是关键”。学好学会专业课必须以先修文化课打基础。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该门课程的先修课是什么,后修课是什么,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很重要的。诚然,学生基础课学习成绩与专业课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基础课教学与技能核心课教学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能否将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的兴趣迁移到基础课程上来?在基础课教学中,能否通过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学;反之在专业课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科素质,实现本位能力的转变呢?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三类课程是很难整合的,往往相互割裂,各自为政,各唱各的调,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二、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任务分析

基础课在高等学校中,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因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高专的基础课的任务,是学生具有高等专门人才的文化水平,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同一科类的各个专业,基础课程大致相同。为了达到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各专业的基础课都规定为必修课。但由于高职高专学制短,又不可能拿出过多时间进行基础课教学,所以,教高16号文指出,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原则是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具有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选派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

而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专业知识的发展比较迅速和经常变动,而且专业知识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专业课的内容变化也较为迅速。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只能打下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更加专门的知识,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因此,专业课的设置和主要的课程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有相对的稳定性。

专业课的设置显然是核心,如何做好专业课的设置,这是职校专业特色能否体现,并实现人才有效产出的关键。

三、正确处理好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认为正确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摆正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位置关系。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依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

(二)搞好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衔接。我们认为,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根据社会调查、企业调研,后继课程需要,专业发展需求确定。以数学为例,在职业学校,数学往往是很多学科的基础课,比如,计算机和财经类等。数学教学必须强化应用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在繁琐的理论推导上耗费课时,出现专业课与数学课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诚然数学课成绩突出的学生,其专业课成绩一般也好一些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让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要有专业课的思想,做到从心底热爱本专业,到研究直至有创新的思想理念,来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适应问题。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淡化知识理论难度,强化知识技能培养。为提高文化基础课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采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法、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等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学,激励创新意识,发展智力,提高综合素质。

(四)基础课与技能核心课的发展关系。高校的人才可分为三类,即研究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现代生产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职人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纯体力工作会越来越少,将更多地被智力工作所代替,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智能工作岗位已成为21世纪人才市场的主流,因而,高职文化基础课设置应考虑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求,基础课与专业课为学生奠定一个基础。我们必须有别于职业类培训班,学生必须掌握较强的未来发展本领。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来看,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正在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因此,文化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服务,为学生适应科技发展变化服务,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这样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智能素质,特别是有助于获取知识与促进知识的更新,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沅沅.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245(7).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清时,《什么样的基础课教材是最好的?》,2007

[5]乐彩珠,《浅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与专业课的关系》

[6]李惠芝,薛宜杰《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关系的调查与分析》,2008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项目《高职经管类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0zcj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