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红
(济南市按摩医院2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在引导式教育中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脑瘫儿童在引导式教育整日流程加入传统中医推拿。结果:通过推拿增强引导式教育的训练效果。结论:中医推拿是脑瘫儿童康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推拿脑性瘫痪引导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34-02
引导式教育起源于40年代的匈牙利,首先被应用于3岁以下的小年龄组的脑瘫儿童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得以推广[2]。自2008年起,济南作为中国残联管理、香港李嘉诚基金会赞助的“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下称“项目”)第二期定点康复机构,由济南市按摩医院残疾人中医康复研究中心(简称“中心”)开始实施引导式教育,并每天加入一节传统中意推拿课程,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在本院参加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年龄1—6岁。诊断与分型均符合200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1]。
1.2方法
1.2.1评估先行。笔者提出并实施入训一个月内综合评估讨论一次,以后每三个月召开评估会议一次。效果较好。脑瘫儿童入训一个月内,引导员根据专用的《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等资料观察记录和初期评定、作出总结分析、拟定长短期目标,在首次康复评估会上讨论确定教学和康复计划,同时进行全日制引导式教育。以后每三个月召开一次评估会议,以完善康复计划。评估会议由康复医师主持,家长列席,全体项目小组业务人员参加。
1.2.2明确原则和目标:
1.2.2.1原则:一是注重儿童身体、心理、社会交往与感知认知方面的发展与需求,以诱发儿童主动学习、快乐参与为原则,以主题教学为主线、集体和小组教学为主导,以音乐游戏、重复练习、竞技比赛为主要形式开展引导式教育。
二是根据儿童的个体与小组整体功能状况,在教学方面,课程分类明确、内容适当整合,探索和使用一些好的诱导技巧,向儿童表明学习和训练的意向,善用节律性语言,提倡自编自导,创造特色,着力提高儿童德、智、体、群、美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2.2.2目标:以输入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普及基本的生活常识、提高儿童实用能力和全面康复为目标。
1.2.3制定并引导完成“一日生活流程”和课程[2]
首先,我们按照幼儿生长发育规律,集体讨论制定整日流程[3],并引导家长协助完成。同时我们遵循引导式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原则[2],合理分班,小组学习授课模式。治疗师团队集体讨论、制定教学主题课程,如长台课与地席课、转移课、口肌与音乐、概念与认知、手部精细与艺术课等。
在引导式教育整日流程中每天加入一节推拿课,每节课45分钟,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手法,根据儿童肌痉挛情况采用相应操作,对肌张力增高的脑瘫儿童采用轻柔缓和的推拿手法,对肌张力低下的脑瘫儿童采用强刺激的推拿手法以达到增加肌张力的作用[4]。达到治疗效果。具体推拿操作手法:
仰卧位:1头面部(1)开天门:印堂至神庭、按揉印堂、神庭,30遍。(2)推坎弓:攒竹至太阳30遍,按揉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5~6遍。(3)抹法:前额三线各5~6遍。(4)拇指按揉督脉(印堂)神庭至百会,点按神庭、上星、百会、四神聪,5~6遍。(5)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揉侧头部胆经,自前至后到风池穴并点按风池穴,4~5遍。(6)五指指腹叩击头部运动区、感觉区1分钟。(7)特殊症状:流口水、言语不利者,点压、揉按承浆、廉泉、迎香、颊车穴各5次,流口水者加点垂根穴(位于耳垂根部),言语不利者加点哑门穴。2上肢(1)拿揉手三阴、手三阳经各5~6遍。(2)重点弹拨受累肌群、关节,注重肌肉起止点、肌腹、肌腹与肌腱移行处、肌间隔以及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区域,刺激力度可稍重,指力要垂直、深透。(3)按揉受累肌肉、关节部的穴位。3下肢(1)拿揉足三阴、足三阳经各5~6遍。(2)重点弹拨受累肌群、关节,注重肌肉起止点、肌腹、肌腹与肌腱移行处、肌间隔以及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区域,刺激力度可稍重,指力要垂直、深透。(3)按揉受累肌肉、关节部的穴位。4胸腹部(1)分推八道6~8遍。(2)摩腹:顺逆时针各30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等穴各约0.5分钟。
俯卧位:背腰部及双下肢(1)扌袞揉背部膀胱经第1、2侧线至下肢足部,拿双下肢膀胱经,各5~6遍。(2)按揉膀胱经背部腧穴肝、胆、脾、胃、肾俞;双下肢膀胱经腧穴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3)按揉命门、腰阳关、筋缩、大椎等督脉腧穴,捏脊5~7遍。(4)自上而下叩击背腰部膀胱经4~5遍。以结束治疗。
操作时间:45分钟/次/天,每周5次。
2.目的
2.1通过推拿能够明显缓解儿童肌肉痉挛情况,增强脑瘫儿童机体能力。
2.2通过推拿放松有利于引导式教育其他习作课程的进行。
2.3通过推拿可以增强引导式教育的训练效果。
2.4推拿可以让家长参与,学习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的方法。
3.讨论
3.1中医认为先天不足,成胎之时浇灌不足,受胎之后,气血难长成,出生后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充,筋骨失养而痿弱,以致瘫痪。《幼科发挥胎疾》云:“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故发病机制为肝肾两亏。肝亏损,则筋不能约束骨,而关节屈伸不利;肾气不足,则骨空而软。筋骨不能相互协调,统合失散,产生“五软”或“五迟”,发为本病。脾肾亏虚,脾气亏虚则肉少,肉松或肌肉不长,手足如削;肾亏骨软,若受风寒风热侵袭亦成“五软”;若气血不荣,血脉不敛,肌肤毛孔疏松,受风寒侵袭,则筋脉拘急挛缩,不能伸展,或先天阳气不足,不能温暖肢体,如受外来寒气所袭,血液运行滞涩而成“五硬”。先天不足,窍道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久病之后血脉瘀滞、痰浊内阻,是脑瘫中医病因病理的关键。
3.2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推拿具有①缓解肌肉痉挛;②放松止痛;③活血祛瘀;④消除肿胀;⑤温通经络;⑥疏通狭窄;⑦分解粘连;⑧滑利关节;⑨整复错位的作用。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推拿对复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代偿功能,在改善脑瘫儿童肢体运动功能和智力水平可起到重要作用。
3.3引导式教育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脑瘫儿童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脑瘫儿童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科学的被动训练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使脑瘫儿童在德、智、体、个性气质培养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康复和发展。引导式教育整日流程为脑瘫儿童提供一整日的引导式康复训练。
3.4脑瘫儿童通过推拿可以松解关节、减轻疲劳、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机能、调节脏腑及经络功能。在引导式教育整日流程中加入推拿治疗可以提高、巩固引导式教育的治疗效果。
3.5脑瘫儿童的家长通过机构学习掌握简单的推拿方法,回到家庭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学习。
4.总结
4.1在引导式教育整日流程[3]中加入一节45分钟的推拿治疗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加速排泄,可以充分缓解儿童在康复训练中造成的身体疲劳。放松的同时缓解肌肉痉挛、滑利关节。
4.2推拿不仅可以改善脑瘫儿童的肢体运动功能,亦可通过经络点穴达到激发大脑,提高儿童智力水平的作用。
4.3在引导式教育整理流程中加入中医传统推拿是行之可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探讨与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2]郑毓君等.引导式教育—如何帮助弱能儿童[M],香港痉挛协会出版,2002,3-77
[3]欧安娜,余学萍.引导式教育—伴儿同行[M].香港: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2006.
[4]吴建贤等.引导式教育结合按摩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疗效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