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东方实验学校仇丛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趣味化、情景化,并且要凸显出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探究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措施,通过历史故事和历史知识进行有效连接,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探究,以及通过正确的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不断地加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故事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喜欢听历史故事是每一个初中生的共同爱好,在历史故事当中由于一些比较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历史故事感兴趣,而且还会对历史故事当中的人物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新时期背景下,历史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为进一步强化初中历史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的原则探究
爱听历史故事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固有特点,主要是历史故事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情感渲染力。对初中生来说,历史故事的诱惑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历史故事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必须要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历史知识教学的基础。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实施历史故事教学法和初中历史相结合的主要原则,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选举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历史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幽默有趣的历史故事当中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强化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真实性
教师选取历史故事必须要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历史故事才能够更好的为历史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所选择的历史故事,最好是要有史料记载上的内容,不能够脱离真实的实际情况。不真实的历史故事很容易导致学生误解,进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不正确。
(三)情景性原则
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实施历史教学的作用是能够让学生有画面感,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和死板,学生的学习对象都是课文上的文本,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对一些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入[1]。所以通过历史故事教学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情景,通过生动活泼的历史故事情节,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故事的吸引力,而这些历史故事和教学内容有关联就能够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历史故事和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
(一)、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教学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插入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简明的、短小的历史故事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强调和注释,使学生能够在历史故事当中正确的认识所学习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历史故事当中受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借助历史故事感悟所学习文章中内涵,是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春秋战国纷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斩草除根”这个成语历史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这些历史故事的描述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相互猜忌和局面,从而更能够理解春秋战国纷争的相关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从这个历史故事情景当中激发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二)在合适的时间切入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的切入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一些知识难点的时候插入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历史故事当中更加掌握历史知识点。除此之外,在课堂的中后期讲历史故事,一般在课堂的中后期,学生的注意力都会分散,学习感到疲倦,这时教师用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之更好的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讲解抗日时期民间的一些民族英雄,比如王二小等,通过这些英雄的民族气节让学生感到敬佩,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而言之,历史故事教学法和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学工作者要遵循相应的历史故事原则,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加强历史教学,在课堂当中开展历史故事讨论等方式方法,不断的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常青.听历史故事,学历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70-71.
[2]高楠,王凤杰.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基于辽宁省辽阳地区的调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