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瑛雷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节省地上空间,由于不会和其它交通设施出现交集的情况,所以能够节省通勤时间。正因如此,使得地铁项目不断增多。然而,因地铁的运营环境比较特殊,加之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大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难度,各种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议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趋势选择,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标志。
1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
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其运营安全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给地铁运营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可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类:
1.1环境因素
地铁运营受到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包括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是对与社会以及作业环境的考虑,将人为因素也划分在内部环境当中,内部环境主要受到工作人员和乘客发生的各种心理或者是情绪上的变化有关,而外部环境主要是对于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考虑,从地震以及气候的发生情况来看,是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从社会的大环境上来看,要是从我国的经济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的也可能会对地铁安全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1.2设备因素
地铁是由多个设备组合而成的系统,如车辆系统、轨道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机电设备、通信设备等等。这些设备的性能对地铁的运营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若是某个设备的性能下降,或是出现故障,轻则会导致地铁运营中断,严重时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1.3人的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地铁行车关键岗位作业人员以及乘客,行车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包括列车司机、地铁调度员等。地铁调度员是保障行车安全最为重要的工作岗位,主要有行车、电力和环控调度,地铁调度员主要负责对地铁网络日常运营状态以及设备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地铁调度员需及时响应,应急处置,除此之外,地铁调度员还需对所辖线路设备维护保障进行施工安全管理。若缺乏对安全的重视,很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行车期间,必须要加强行车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集中管理,统一指挥,提升调度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其次,乘客也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乘客是地铁服务的主要对象,但同时也对地铁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若乘客安全意识薄弱,可能会对地铁行车造成间接或次生事故的发生。
1.4管理因素
在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所有因素当中,管理因素是可控性最强、最易于改进和完善的一个因素,并且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途径。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若是制度不完善,则会导致管理职责不清,从而对管理过程的流畅性造成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地铁的运营安全也将受到影响。
2优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完善运营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依据,对照地铁运营的诸多环节,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比如可以组织行车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对优质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进行考察,对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安全监督检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应急规章等多项制度进行完善,对目标管理模式加以明确,提前制定未来一年的安全生产方案,并且组织行车关键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学习落实”。
2.1.1安全管理制度
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运营安全的重要前提,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地铁开通运营之前,必须将安全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要点,以完善的制度对所有员工行为进行约束,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引导。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另一方面则要将一系列行车组织规章制度落实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保证调度指挥、行车组织、应急处置等环节有规可循。同时,加强地铁行车作业过程控制,强化运营安全基础建设。
2.1.2完善隐患排查制度
在对设备加强维护保养,夯实运营安全设备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对安全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从源头上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风险点梳理工作,保证所有行车人员都能够形成安全意识,保证地铁安全稳定运行。一方面可以组建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隐患排查制度长效机制进行完善,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反映,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意见,监督落实整改效果。
2.1.3完善事故处理和领导安全问责制度
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的落实,有利于生产人员总结教训,加强岗位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纪律意识,针对地铁事故案例展开专题研讨,学习成功的安全管理经验,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形成危机感。此外,对于部门、班组负责安全管理领导干部制定相应的安全问责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2.1.4完善应急救援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外地铁运营应急抢险相关案例,展开积极的研究,并汲取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组建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度,对于地铁运营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判,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
2.2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地铁中的设备种类较为繁杂,并且数量较多,为避免因设备性能降低而引起安全事故,必须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性能。首先,在地铁工程建设之初,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购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设备,所有的安全设施必须安装到位,各个系统在投入之前,应当进行试运行,确认稳定、可靠之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其次,为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应加强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工作,编制合理可行的检修计划,定期对重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隐患扩大,造成安全事故。
2.3改善地铁运营环境
由于自然环境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只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从而使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环境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应急预案,该预案当中应包括水灾、火灾、地震、断电等情况的处置措施,同时,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预案进行学习和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找出预案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够妥善处理和应对,由此可以为地铁的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保证地铁的运营安全,地铁公司应当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使其了解并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运用,减少操作失误。同时,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避免因责任心不强引发安全问题。此外,地铁公司可适当组织一些技能比赛,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它的运营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对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苏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营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与系统开发[D].广州大学,2016.
[2]陶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研究———以地铁运营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为例[J].四川建材,2017(4):67-68.
[3]刘小慧,徐杰,罗兵,唐喜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以东莞地铁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17(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