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土壤监测分析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9
/ 2

简论土壤监测分析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探讨

谢小晶

广东青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土壤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生产资料,一旦其出现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就当前土壤检测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土壤监测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的构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土壤环境的监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壤监测;质量管理;质量评估

前言

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检测中,可用的参考依据包括了国家标准、农业标准、林业标准以及环境监测行业标准等,部分分析项目因为缺乏正式的标准化文本,可供参考的质量控制要求分散乃至处于空白阶段。同时,监测机构在完成相应的土壤监测任务后,并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管理和评估,工作的成效构建起全面的土壤监测分析质量管理及评估体系,保证土壤监测分析的效果。不够明确。针对在这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质量控制,配合外部质量管控手段,

1.土壤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1.1缺乏统一的标准来源

2018年,政府部门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中,提出了67个土壤相关的监测项目,这些项目采用的方法标准众多,包括国家标准、农业标准、林业标准等,但是对于无机元素,并没有明确的测定标准,很多时候都只能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照不同行业标准来对全国范围内2500个土壤背景点的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有部分标准的出台时间是20年前,使用时间跨度较大,很容易引发质量控制措施要求不一致或者不全面的问题,在无法实现客观技术评估的情况下,即便能够得到相关数据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也无法保证。

1.2缺乏一致的质控要求

土壤监测质量控制包含的内容众多,如全程序空白、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等,而现行的67个土壤检测项目中,能够提供参考的方法依据中,存在质量控制措施不一致的问题:一是全程序空白。在土壤监测中,全程序空白试验的主要作用,是将测试环节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排除,而现阶段空白试样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不同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土壤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873-2017)中,采用的是不加土壤样本,以纯水来对空白样本进行制备;在《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784-2016)中,提出将土壤样本替换为石英砂,进行空白试样的同步制作;二是标准曲线。去除个别项目采用的容量法和电极法,在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的项目中,对标准曲线点数的要求基本一致:除去零点以外,不能少于5个,相关系数的要求必须超过0.995,也有标准将对于相关系数的要求提高到0.999以上;三是精密度。不同标准采用的方法中,对于平行双样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要求,《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680—2013)中,提出每一个批次或者每10个样品中,必须针对至少10%的样品进行重复消解,不过对于相对偏差没有要求;《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5-2017)中,要求每批都必须做平行样,不过平行样的比例并没有做出明确;在《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HJ780-2015)中,规定了不同范围的相对偏差要求;四是准确度。在针对土壤样品检测的准确定进行判定时,通常都是经由标样与样品的加标回收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好加标回收率的相关指标,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质量控制技术。而在不同标准中,对于准确度同缺乏一致性要求,例如,在《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中,仅针对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进行了明确,而在《土壤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中,仅规定了加标回收率的取值范围,并没有就加标方法和加标量进行描述。

2.土壤监测分析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在土壤监测分析中,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众多,需要贯穿土壤监测分析的全过程。通常来讲,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包含管理制度、权责分配、技术要求、资源保障以及行为规范,能够将全程序质量管理模式体现出来,更好的实现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体系应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方面的内容,内部质量控制需要包含空白、定量校准(标准物质、标准曲线、仪器设备稳定性)、精密性(平行双样)、准确性(标准物质、加标回收、质控图、异常及临界值复检),外部质量控制则应该包括实验室比对、密码平行、统一监控样监控、留样复测等。

图1监测项目质控要求分布图

注:图中的HJ、GB、DZ、NY、LY分别表示环境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地质标准、农业标准以及林业标准,其他则包括了文献、书籍等。

对于监测结构而言,在开展土壤监测分析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构建起完善的质量及控制体系,推动管理的程序化以及程序的制度化,做好全部监测分析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如果监测项目存在标准方法,应该优先执行标准方法中的质控要求;如果没有标准方法,则可以执行其他分析的自控要求。如果在同一个监测项目中,存在有多个标准方法,而且这些方法的质控要求不一致,则需要对整合优化后的质控要求进行执行。以碲元素为例,因为缺乏现行的标准方法,可以执行《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具体如表1所示。

3.土壤监测分析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在构筑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时,需要首先明确其基本原则:一是全面覆盖,突出重点。质量评估体系应该尽可能将可能影响土壤监测分析的所有管理环节全部覆盖在内,特意具体类别,对土壤监测分析的相关要素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同时必须依照不同的分析项目,如有机、无机、理化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做好重点评估;二是适用性。在构建质量评估体系的过程中,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必须考虑的问题有两个,第一,67个土壤监测项目标准方法中,必须对质控措施进行明确,第二,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做好外部控制,对质控措施进行整流和分类,提出全面统一的质控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其适用性;三是实用性。质量评估体系必须建立起充分满足项目标准方法质控要求,通过评估与指导的相互结合,为管理部门后期开展结果统计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需要将67个监测项目分为有机、无机和理化三类,严格依照推荐方法以及等效方法,就标准文本中的质控要求进行识别。推荐方法和等效方法各自监测项目的质控要求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

依照每一类监测项目标准方法的要求,质控措施必须做好分类和归纳,进行归一,对于存在缺项的地方,应该参照相关标准和原则,进行整合完善。

依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量化评价质量管理工作指标符合性要去,然后对质量管理的持续适用性以及有效方法进行定期评估,能够逐步形成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以完整统一的质控要求为支撑,主管部门可以运用评价体系,就土壤样品检测分析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进行评价,借助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明确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水平。土壤监测分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4.结语

总而言之,质量管理和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对土壤监测分析全程序质量管理进行强化,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确保质量控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提升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冯胜.土壤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与难点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9,32(02):76-79.

[2]杨琦.浅谈土壤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J].南方农机,2018,49(21):92.

[3]杨倩.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34,136.

[4]赵丽杰.土壤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