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探析

肖楷

湖南国地水利水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土地整理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保证。土地整理项目是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具有多目标、多管理层次、多管理部门等特点。本文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内容,阐述了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

近年来,我国农村加快了土地整理的步伐,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对土地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可以说土地整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起步较晚,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是土地整理工作能否做好的最关键环节之一,所以需要针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特征,对农村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提升农村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水平,为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内容

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实施农地整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整理的投资及其效益,是落实整理任务,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目标的决定性内容。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是依据规划设计目标确定的。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要求,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划分,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其他工程。由于各单项工程的规划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是一种有机的组合。所以,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各单项工程的平面布局;各单项工程之间的搭配与组合。

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方法

1、系统设计方法。土地整理涉及地形地貌、土壤土地利用、产权调整、路渠沟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要达到可持续土地整理目的,必须把土地整理作为一个系统,将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使之协调一致,整体最佳,具体应包括:

面向问题设计。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满足土地利用要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并通过可持续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地消除那些影响土地合理、高效和方便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整体性设计。土地整理过程中不仅要涉及整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条件、水资源状况、道路、沟渠、土地利用方式和习惯、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还会与整理区外很多因素如道路、水系、地形、城镇分布等有关。整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影响甚至决定田块、沟渠、道路的设计,气候、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或决定土地利用方式设计、沟渠路的设计,整理区外道路、水系、地形等因素会影响整理区内主干沟渠路的线路设计,城镇布局会影响整理区内的土地利用设计,而且很多因素之间还有相互影响。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中,必须把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使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及其与环境之间能相互祸合,以避免不良情形的发生。

与自然相融性设计。土地利用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设计产品应与自然成为伙伴,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融洽。这就要求我们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即要求项目工程设计产品必须是生态型的。

系统优化设计。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土地整理就是对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工程施工实现整理区整个土地系统及其环境的最优化.土地整理项目的系统优化设计包括田块优化设计、路沟渠线路和结构优化设计、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环境优化设计、产权调整方案的优化设计,同时还要求经济合理和投入产出的最大化。

2、工程勘测方法。地形测量;一般要求按1:2000的比例尺量测整理区内的地形地物,明确地貌形态、每个田块的高程、土地利用现状、现有道路沟渠的准确位置。这为规划路渠沟位置的确定和形式尺寸的设计、田块的设计和土地利用设计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土地整理现状调查勘测:包括土城调查、测定,水资源供需调查,水文、气象状况调查,原有水利设施数量、类型、结构、可利用程度和农田灌排水状况及道路勘测,土地权属调查、量测、登记,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等内容。

3、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方法。公众识别法。注意对公众感兴趣的工程或存在问题的识别,重视、考虑土地利用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不是来自与整理项目有密切关系的委托人或用户的意见;广泛合作法。在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联合各个领域的专家,组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应用各种先进的经验;创造性设想法。可持续土地理项目工程设计中重视鼓励专业人员与项目区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交换观念法。用各种形式的媒体以及三维设计,交换各种设计的观点和设想;普及知识法.对于那些成功的或不成功的可持续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及其己知的设计过程,应让每位公众和决策者知道。

三、提高农村整理土地规划设计的重要举措

1、加强规划设计管理,完善规划设计技术标准。由于土地整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所以需要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各项标准进行完善,确保技术规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专家队伍,建立土地整理科学体系,实施规划设计资格的资质管理,从业人员需要经过考核和培训后,取得资质证和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

2、加强关键环节规划设计

(1)认真分析项目区基础资料。规划设计首先要认真了解项目可研报告、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地形图、工程地质、水文、水利、土壤以及项目在有关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道路、村庄建设规划。

(2)必须现场踏勘。通过现场踏勘了解项目区域的水文、土壤、气候、地形、地质、土地利用及农业生产条件、对耕地利用有感性认识。在现场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核实,对基础数据复核;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地测算,合理地布局。规划设计初稿形成后,还应到现场踏勘再次复核。

(3)突出重点整理区域。受到土地利用条件和资金投入的限制,应突出重点区域整治。重点整理区应选择耕地集中连片,地势较平坦或者浅丘,地质与土壤条件好,水利与交通便利的区域。重点区整治规划设计应体现耕地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路渠配套化,体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效果。

(4)满足施工设计深度要求。在按照科学合理化的规划布局的同时,要达到相应的施工设计要求,使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紧密结合。同时,应充分注意设计与施工的衔接,科学分析水利资源,还应对已有的水利系统和整个项目区排灌工程做出合理统筹安排。注意道路网络规划布局。认真了解项目的现有道路状况,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农机生产和运输要求,合理规划道路网络。

(5)树立土地生态建设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要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土地生态作为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注意要以水利建设作为项目区的生态建设平台,通过排灌渠、河流沟渠、池塘等水域整治,形成项目区的生态系统。

按照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后,将取得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它从根本上避免了农地整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农地整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好地实现农地整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严丽平,邵霞珍,吴次芳.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3,(12):72.

[2]王瑷玲,李占军,张建国,等.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14,(5):47-50.

[3]王颖,李江风.浅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34(23):6.

[4]鲍海君,吴次芳,贾化民.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J].浙江国土资源,201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