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湘西416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采取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投色子单双法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n=60)和中药组(n=60),给予西药组患者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给予中药组患者采取自拟中药方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中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茵相关性胃炎采取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药;效果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胃黏膜炎性病变性疾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重要类型[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胃穿孔、胃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以往多采取西药治疗该病,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复发率较高,治疗安全性有待提升[2]。基于以上背景,本院对60例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获得显著改善。以下对患者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采取临床诊断符合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型患者:自愿配合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胃部疾病或因其他因素导致的慢性胃炎患者;本次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患者;1个月内使用药物治疗患者;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精神性疾病及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采取投色子单双法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n=60)和中药组(n=60),西药组男女比为32:28;年龄20岁-68岁,平均年龄(40.8±7.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4±2.2)年;中药组男女比为33:27;年龄20岁-69岁,平均年龄(40.9±7.5)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5±2.2)年,将西药组与中药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无差异,可进行研究比对,P>0.05。
1.2方法
给予西药组患者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726,0.5g/次,6-8h/次)+克拉霉素(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0040311,0.25g/次,2次/d)+雷贝拉唑(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20,30mg/次,1次/d)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
给予中药组患者采取自拟中药方治疗,药剂组成为:法半夏、栀子、黄芩、枳实各10g,柴胡12g,瓜萎、白芍、鱼腥草各15g,茯神、乌贼骨各18g,蒲公英30g,大黄、黄连、炙甘草各6g,若疼痛明显,加用适量乳香,反酸加用适量煅瓦楞子,腹胀加用莱菔子,口干加生地,黑便加三七、白及。1剂/d,三餐前温服。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3]
①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结果评价。治愈: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胃镜检查炎症消失;显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94%,胃镜检查炎症基本消失;有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69%,胃镜检查炎症缩小1/2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②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
③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复发状况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分析
中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3两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状况
中药组患者6个月复发4例,西药组复发15例,中药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6.7%与西药组25.0%相比明显较低,X2=7.566,P<0.05。
3讨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指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后,Hp进入胃部正常黏膜,并在黏膜上大量繁殖而引起胃粘膜损伤,胃酸分泌抑制、胃部黏膜防御能力下降的胃部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发病率较高,约为慢性胃炎的60%-80%,且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以往治疗Hp相关性胃炎多采取西药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但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不仅易导致致病菌耐药性升高,影响治疗效果,复发率较高,也易引起患者出现诸多用药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安全性。当前中药治疗安全性高的特点越来越受临床肯定。本院对60例患者采取中药治疗。中医中将胃炎划为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认为七情不调、饮食内伤、肝运失调、脾胃损伤、气血痈阻、痰瘀阻滞等是引起疾病发作的主要因素[5]。本院给予患者自拟中药方加减治疗,方中白芍、柴胡等可理气、疏肝,茯神等可健脾养胃,黄连、黄芩等可养胃清热,大黄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乌贼骨可制酸,全方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和胃,有效促进患者血气恢复,且现代药理学结果显示黄芩、黄连等可抑菌,因此中药治疗后患者治疗效果较高,且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复发。
综上所述,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采取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复发,且治疗安全性高,推广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蔡铁如.中药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8):66-68
[2]王小娟罗燕喻斌等.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toll样受体2、4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2):64-67
[3]黄宝明.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68-69
[4]宋和平.董智平.曹烨民.等.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2(8):461-462
[5]宋日新.浅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