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花陈航华曾钊宇叶雪莲区婉玲胡森安(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500)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355-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威胁着人民健康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全世界受HBV感染者接近20亿,其中有超过3亿的慢性感染者,每年它大约带走120万人的生命,在重组乙肝疫苗问世以前,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一样可怕,因为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清除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在亚太地区,慢性HBV感染率超过10%,其中25%—40%患者会因合并或不合并肝细胞癌的肝硬化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BV感染列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区域,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报道,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随着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敏感、特异、快速、定量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为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用HBsAg采用的免疫沉淀法作为临床检测,开创了我国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先后采用了琼脂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法来检测HBsAg、HBsAb和HBeAg、HBeAb,但这些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都较差。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被一系列方法取代,这些方法的出现,对于检测乙型肝炎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1间接免疫凝集试验
包括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等,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1]。在ELISA方法出现之前,在表面抗原检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反向被动血凝用表面抗体致敏O型红细胞,将病人血清连续二倍稀释与其反应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凝集现象判断表面抗原滴度。此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可对表面抗原作相对定量,但操作繁复是其缺点。
2酶联免疫试验(ELISA)
由于反向被动血凝本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到20世纪70年代盛树力等开始将双抗体夹心法为代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介绍至国内,其发展迅速,很快覆盖了医学检验的诸多领域。单克隆抗体的加入增加了检测的特异性;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亲合素(替代卵亲合素以降低本底)与生物素标记的一抗(单克隆抗体)联用构成了高特异性、高敏感度的放大系统,此方法与反向被动血凝相比,在灵敏度上达到较高的水平[2],有了跨越性的进步。除了ELISA外,近年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表现出了其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稳定性,尤其适合全自动化检测。在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方面,ELISA法除了可用于表面抗原检测外,还用于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的检测。
3固相放射免疫法
此方法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与反应系统中未标记抗原竞争特异性抗体为基本原理来测定待检测样品中抗原量的一种分析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因同位素半衰期短并有放射污染问题临床检测已很少使用。免疫荧光检测主要适用于病理标本的检测。
4基因诊断
从80年代斑点杂交开始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90年代以后PCR技术迅速发展,且具有特异性好、灵敏性高、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因而取代了斑点杂交等临床检测技术。传统的PCR方法产物检测采用电泳法,电泳过程中溴化乙啶插入双链DNA,经紫外光激发发射红色荧光。每条带1ng即可观察到。使用定性PCR方法敏感度则可提高至10fg/ml,为前者的100倍[2]。实验医学中所用的PCR包括几年前应用的巢式扩增、原位PCR、连接酶链反应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转录依赖的放大系统、连替代扩增、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技术等。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省时、不易引起污染、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目前正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临床检测血清HBV-DNA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乙型肝炎的诊断不需要进行核酸的监测,但抗病毒治疗时,血清中的病毒核酸含量是反映病毒数量和病毒复制活跃程度最可靠的直接指标,因此病毒核酸检测显得必不可少,特别是乙肝e抗原阴性患者,它是动态观察疗效的确切指标。定量PCR在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上为临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检测灵敏度可达103拷贝/ml数量级。此方法检测重复性好,但检测费用较高,芯片的制备比较复杂、样品准备与标记较为繁琐、信号检测灵敏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使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对乙型肝炎的检测不断出现新的方法,如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不断有新的,灵敏度更高,结果更准确的方法出现,将在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其敏,魏来.我国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的发展和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723.
[2]王健,闵福援.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