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

田华兴

四川南部中学田华兴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

一、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解读文本,掌握难易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所以说要想做到准确解读文本,必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掌握难易程度。

二、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写作目的

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放在首位。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对作者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还可以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例如在教学《故乡》时,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无疑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了解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192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鲁迅非常失望,希望找到一条实现新生活的道路,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明确了小说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时再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就容易多了。

三、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

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意图的。因此,成功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再拿《故乡》为例,这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处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心声》。这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为中心。《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无义寡情,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认识。弄清四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去解读就各有侧重了。

四、站在读者的角度解读文本,领会价值内涵

特级教师于文正对解读文本曾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的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课来。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站在读者的角度,尽量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经验,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产生思维的共鸣。

五、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让预设更充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经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预设,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吃透教材,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例如在教学《敬业与乐业》时,当我分析完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后,一名学生突然提出:“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我笑着说:“请你认真读第7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对‘业’作了诠释。”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学生举手回答:“由文中‘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质疑是我始料不及的,但由于我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我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我们解读文本并追寻意义之际,或许发觉其意义就在我们解读文本的过程之中。入境始于亲,叶圣陶的“语语悟其声”正是解读文本的精华所在。在教学中,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寻找文本解读的支点,渗透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走进文本,研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