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静脉通道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防止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不同静脉通道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防止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探讨

雷静杨峻榕黄玉葵

雷静杨峻榕黄玉葵(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内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用三种不同的排气方法在四种不同的静脉通道中,进行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排除头皮针针栓处微量空气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输液并需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220例,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72岁,这220例患者分别使用了四种不同的静脉通道:一次性钢针(头皮针);浅静脉留置针;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并且留置针、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均使用头皮针连接肝素帽输液。分别采用回血排气法(方法1)、滴入药液法(方法2)、回抽空气法(方法3)在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排除头皮针针栓处微量空气,观察操作时是否有空气进入血管。结果三种方法在四种静脉通道方式中排除微量空气的效果有差别。结论头皮针注射者使用三种排气法均适合;浅静脉留置针、PICC者及锁骨下静脉置管者适合使用方法2和方法3;因此应根据病人个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个体化操作,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满意。

【关键词】静脉通道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空气血管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060-02

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往往会遇到在输液同时要静脉注射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化疗药物,止吐药等,这时候我们会利用已建立的静脉通道来推注药物,往往不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静脉通道,即将已有的静脉输液方式暂时转化成静脉注射方式;另外,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置管的冲管、封管也需要将静脉输液方式转化成静脉注射方式。具体方法是:将正在滴注的输液器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处,将抽吸好药物的注射器与头皮针连接直接推注药物,推注完毕分离注射器与头皮针,再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继续输液。在上述分离、连接的过程中,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外,预防头皮针的针栓处产生的微量空气进入血管也是这项操作应注意的问题。若不处理,这些空气将随药液进入血管,静脉注射的次数愈多进入的空气愈多,易给病人带来不安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且易产生护患纠纷;另外,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目前可选择的静脉通道器材除一次性钢针(头皮针)外还有:浅静脉留置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及输液港等,不同静脉通道在使用排气法消除微量空气时有何区别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我们选择四种静脉通道共220例患者,在其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中使用三种方法排除头皮针针栓处微量空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输液并需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220例,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72岁。患者按不同静脉通道分为四组:其中头皮针组60例;留置针组60例;PICC组6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组40例;留置针、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均使用头皮针连接肝素帽输液;静脉注射均使用≥20ml注射器。

1.2方法

1.2.1回血排气法(方法1)将输液器调节器关闭,不需反折头皮针软管,直接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左手平持头皮针针栓处观察2~5秒,这时回血慢慢进入头皮针软管,从而将针栓处药液往外推送,空气被排除,药液充满针栓处时立即连接抽好药液的注射器推注药液[1],推注完毕同法连接头皮针与输液器乳头端继续输液即可。

1.2.2滴入药液法(方法2)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方法同上,左手持着头皮针针栓处,开口朝上,右手持抽好药液注射器,乳头对准针栓处,轻推活塞,使少量药液滴入针栓处填满空隙后再插入乳头推注;推注完毕,右手反折输液器乳头端,打开输液调节器,分离头皮针与空注射器,左手持头皮针针栓处,开口朝上,右手控制输液器乳头端,往针栓处滴入少量药液填满空隙后再插入输液器乳头继续输液[2]。

1.2.3回抽空气法(方法3)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方法同上,分离后直接连接头皮针与抽好药液的注射器,先回抽,将针栓处空气抽入注射器内,稍抬高注射器,使乳头朝下,左手轻弹注射器筒壁,使空气飘至注射器尾部,这时再推注药液,推完药液时把尾部的空气留在注射器内不要推入即可[3],推注完毕同“滴入药液法”连接输液器继续输液。

头皮针组、留置针组、PICC组均各选20例患者分别使用方法1,2,3,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选20例患者分别使用方法2,3。

1.3观察指标

是否有空气进入血管;四种静脉通道分别适合使用哪种排气法。

2结果

见表1-4

3结论

表1~3数据差异有意义,头皮针注射者使用三种排气法均适合,但方法1不能100%有效;浅静脉留置针、PICC者及锁骨下静脉置管者适合使用方法2和方法3,值得注意的是: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因患者吸气时中心静脉为负压,因此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或注射器连接时应反折头皮针软管,以防空气吸入造成气栓,因此不能使用方法1。

4讨论

4.1微量空气产生的原因

在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转换过程中,当脱开连接时,因为液体表面张力,头皮针软管末端、输液器末端及注射器乳头出口处液体会发生内陷,留出小空隙[4]。因此,若分离后直接连接,小空隙处的微量空气将随液体进入血管。

4.2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对人体的影响

空气进入人体:少量的微泡<0.02ml/(kg?min)可测出但不引起生理紊乱;速率达0.4ml/(kg?min)可出现静脉压升高;空气进入达2ml/(kg?min)可致死[5]。每次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或注射器连接时,在头皮针针栓处产生的空隙约有0.05~0.1ml空气。如果需要多次静脉注射,则造成多次空气进入,多个小气泡可在静脉内融合成大气泡,从而阻塞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导致空气肺栓塞,引起严重缺氧,甚至造成死亡[6]。气体致人死亡量一般在100—150mL,幼儿致死量更低[7]。虽然少量空气进入人体不会造成严重的生理功能混乱,但在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即使是安全量的空气也会造成病人的不安和恐惧,增加其心理负担,甚至引起护患纠纷,从而增加护士工作压力;而且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护士必须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进一步得到病人的满意;因此,在使用静脉通道给药时杜绝微量空气进入血管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4.3不同静脉通道使用三种排气法的差别

4.3.1头皮针注射者:三种方法均适合用,但在用方法1时,必须评估病人末梢循环情况及注射血管充盈度,末梢循环差、注射血管充盈欠佳者,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后往往无回血进入头皮针软管,无法使用方法1来排除微量空气,必须改用方法2或3。

4.3.2浅静脉留置针者:适合使用方法2和3,不适合使用方法1,因其导管较头皮针针梗长,并大多有延长管,因此回血不显著或无回血,尤其留置时间≥3天,90%的留置针即使连接注射器回抽也无法抽出回血了。

4.3.3PICC者:适合使用使用方法2和3,不适合使用方法1,因PICC导管长约45~60cm,回血不显著,尤其是三向瓣膜导管,其瓣膜在管腔内呈正压或负压时才向外或向内打开,当管腔内为平衡压时则关闭,在我们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时管腔内即为平衡压,瓣膜关闭,无回血反流入导管。

4.3.4锁骨下静脉置管者:适合使用使用方法2和3,不适合使用方法1,而且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或注射器连接时应反折头皮针软管,以防空气吸入造成气栓。常用的中心静脉导管长约20cm,一般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中心静脉开放后,受胸内压和右心舒张期的影响,静脉压和大气压存在压力差,吸气状态下呈负压,气体可通过开放的导管末端进入中心静脉造成气栓,因此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或注射器连接时必须反折头皮针软管,使其末端不形成开放状态。

4.4三种排气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其他相关因素

三种排气法的临床应用还与静脉注射的注射器型号及静脉注射的药物性质有关。使用≤10ml的注射器做静脉注射时,由于此类注射器乳头位于正中而非侧乳头型,因此不适合使用方法3,因该法将微量空气积聚于注射器尾部,如为侧乳头注射器,只需保持乳头朝下,就能将药液推尽而把微量空气留在注射器内,而正中乳头型的注射器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另外,注射化疗药物时不适合使用方法2,因为使用方法2,易有药物溢出形成化疗药物的挥发与弥散,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性伤害。

综上所述,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如何避免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应根据病人个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排气法来达到这一目的,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满意。

参考文献

[1]洪卫祥,高霞,李悦.静脉输液中途静脉注射防止空气进入的方法[J].全科护理,2009,7(22):2048.

[2]陈玉兰,吴洁华,胡敏.预防静脉推注后输液空气进入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8):118.

[3]刘菊香.静脉输液同时进行静脉注射时防止空气进入的方法[J].实用医技杂志,2004,4(11):482.

[4]王美珍.静脉滴注与推注转换时防空气进入的方法[J].护理学报,2009,4(16):74.

[5]杜爱仙,周敏.静脉输液导致空气栓塞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556.

[6]潘静,邵英燕.静脉注药时防止空气进入的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11):86.

[7]徐英含.实用法医病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