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模式探讨

林晓生王海燕

林晓生王海燕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课题(K0090052)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探讨了现存的教育模式,以及现代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总结、回顾开展临床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在中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妥善解决理论知识学习、临床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注重研究生中医理论和临床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中医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68-02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对综合国力的增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扩充和加强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医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而且教育模式主要为模仿西医研究生教育。因此,如何提高中医研究生临床和专业水平是现代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之一。我院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基地,近几年来在加强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医专业研究生在培养上还是注重西医基础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对于中医知识和技能培养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中医研究生严重“西化”,熟悉各科常见病的基本处理手段,也能够较快的融入以后的临床工作,但是缺乏独立的临床思维,更缺乏中医处理手段,就失去了中医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长期以来中医人才的培养都是通过师承式教育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的中医领域带头人才,对导师的理论体系、理论特色的继承与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周期较长,且常常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因此,转变观念,正确理解要培养什么样的医生,这些医生该有怎样的层次、类型和基本规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观念改变了,认识提高了,行动才有自觉性、积极性,制定的培养计划才能符合要求,落实才有保证。随着近代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教育模式的结合与相互借鉴,以及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近年又新兴了分散教学、小组教学等[1]教学方式。因此,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教育模式的多种教育模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是提高中医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切实途径。

2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全程管理

硕士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其二级学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和相关学科轮科学习,如果达不到培养方案的要求,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环节管理。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临床专业学位教育的全局工作,由院长领导,分管院长直接管理,医教科、护理部、各临床科室等多科室协同管理的管理体制。坚持导师指导和临床科室带教相结合的原则,遴选聘任各科室临床能力强又有科研项目的高级职称医生作为临床研究生的指导老师,确立导师指导、各临床科室老师群体带教的培养模式。

对临床专业研究生来说,要在过程管理中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抓好以下环节: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成功的培养方案,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其次,做好临床能力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生命力在于加强临床能力培养”[2],为落实这一关键环节,我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安排。第一阶段是选择相关检验科室轮训,第二阶段选择内、外、妇、儿等基本科室(非本专业)轮训;第三阶段在本专业住院部和门诊轮训。同时,做好临床能力考核工作,主要是出科考核和毕业考核。最后要做好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在第二年就由学生先提出选题,导师组评议确定主题。在临床轮科期间,每周抽出1~2次跟师导师组成员,不断完善课题,并在指导下完成毕业课题。

3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作用

我院实施导师负责,导师组共同培养的模式,顺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带教任务。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着具体、明确的指导职责,研究生,即使在临床轮科期间,也要求其定期与导师联系,汇报学习情况,导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这一模式对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来说,起到了导师与其它临床教师优势互补,学生可以兼容并蓄的效果。研究生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均能得到导师和相关临床科室的关心、引导,管理上不至于脱节和失控。

但是,不是每个导师都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来供所带学生研究,带教学生多了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全部带教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协同带教作用,群策群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指导,得到尽可能足够的实验经验和实验条件来完成硕士阶段学习,达到硕士学位的要求。

4切实加强中医临床能力训练

现代医院基本是采取西医的分科方法设置,导致许多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后注重西医,也就是“西化”,这种趋势也出现在了许多中医研究生的身上。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进步性和实用价值。中医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继承发扬中医学精髓,发展中医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只有在掌握坚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充分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厚积而薄发”,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服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中医药古籍进一步整理、总结、深化,是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临床学科的研究生来说,应在具备坚实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临床辨证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扬中医特色[3]。

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由导师组协商制定每年1~2本的中医专业书籍,每年完成2篇以上的读书笔记;其次,如前所述,每周抽出1~2次跟师导师组成员,不仅接受课题指导,同时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并进行中医四诊的培训和考核;最后就是要求在毕业论文里有不少于5千字的中医理论探讨。

5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研究生临床水平

在实际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将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教育目标。除了临床轮科之外,还包括师承带教、导师指导组、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以及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理论技能讲座,在实践中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定时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病例讨论,督促研究生总结学习成果,完成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多方面考核研究生的水平。

通过参与临床诊疗,以及技能的深化培训,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专业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及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实践中查缺补漏,指导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学习。通过独立分管患者,书写各种医学文书,提前进入角色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增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临床带教,提高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思想的形成,以及知识网络的丰富、完善。

6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培养

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好的临床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还需要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鼓励研究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及临床带教工作。研究生在轮科中,协助带教老师指导本、专科学生的实(见)习;每周组织一到两位研究生进行专题讲座,30min左右,要求全体实习生、本专科休假的医生参加,以及导师组主要成员出席,讲座结束后对讲座进行点评,以期提高研究生的演讲等综合带教能力。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选题、完成开题报告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指导研究生广泛阅读期刊杂志,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选题、课题设计、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报告、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实验室检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论文书写等,提高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设计、实践能力,不仅使其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总结和升华,还使他们科研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7小结

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迄今为止,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学科的特点及发展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领域专门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4]。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5],是我国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次战略性调整。

医学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保障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标[6]。目前,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无现成模式可参照,需要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之不断完善。进一步拓宽视野,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1]王昭.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之我见[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12-613

[2]王德炳,郭述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生命力在于加强临床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22

[3]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6):428-429

[4]蒋琦,郑莉,卢毅.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重构与学制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7-28

[5]秦怀金,王洪歧.设置医学专业学位,完善医学学位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40

[6]赵晓东.有关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