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肿瘤科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程度、生存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癌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往往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患者常常通过逃避、屈服等方式消极应对,而焦虑、恐惧、不安等负面心理又往往因长时间的压抑造成患者滋生多种心身负面症状。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更好的配合诊治工作。对肿瘤内科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帮助患者积极接受诊治和护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更能进一步增加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内科;癌痛程度;生存质量
癌症及抗癌治疗带给患者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痛苦统称为癌痛,常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痛苦,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癌痛已然成为了继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但受限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癌痛的控制效果仍不理想[2]。本文以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心理护理对患者癌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58.7±2.6岁,胃癌患者18例,淋巴癌患者6例,乳腺癌11例,肺癌17例,结直肠癌6例,中度疼痛患者37例,中度疼痛21例,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为63.52±1.74;观察组组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57.2±3.1岁,胃癌患者16例,淋巴癌患者7例,乳腺癌13例,肺癌15例,结直肠癌7例,中度疼痛患者39例,中度疼痛19例,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为65.45±2.13;两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肿瘤类别、疼痛程度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诊治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具体方式为:1、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初即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需求,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详细告知患者诊疗方案及在诊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诊疗和护理工作;2、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分析与判断,针对不同心理承受能力的患者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模式,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因焦虑、紧张、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给诊治工作和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3]。3、护理人员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语言沟通、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进入愉悦、轻松的诊疗、护理工作中。4、对于服用阿片类药物有错误认知的患者,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述服药原理和方法,告知患者规范化诊疗与护理的重要性,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最大程度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最大程度配合诊治与护理工作[4]。5、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采取较为保守的护理措施,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癌症、肿瘤等敏感词汇,从而使患者能给在相对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诊疗与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疼痛程度标准采用0-10NRS评分法,即0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采用QLQ-C30评分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由患者在出院时自行填写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中的任一选项。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YSS18.0程序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标识,以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比较差异。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癌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结论
癌症往往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患者常常通过逃避、屈服等方式消极应对,而焦虑、恐惧、不安等负面心理又往往因长时间的压抑造成患者滋生多种心身负面症状[5]。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更好的配合诊治工作。此外,积极的心理状态又能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达到增加患者机体免疫力和降低诊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的目的。综上所述,对肿瘤内科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帮助患者积极接受诊治和护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更能进一步增加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癌痛护理干预模式对肝癌患者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贺静,蒲小静,王淑妙.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04)
[2]整体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杨宏,张宏,徐琪.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15)
[3]规范化护理方案在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疼痛中的作用[J].王刚会.海军医学杂志.2016(05)
[4]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杨静静,刘均娥.中华护理杂志.2016(12)
[5]规范化癌痛治疗的疗效及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影响[J].陶海云,屈中玉,万里新,魏光敏,王启船,盛晶.实用癌症杂志.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