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护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3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护理要点探讨

李晓露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复苏室进行麻醉复苏机械通气重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护理、躁动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6.7%,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率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仔细做好病情观察,熟练掌握麻醉复苏期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麻醉复苏;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pointsofanesthesiarecoveryperiodinpatientswithseveremechanicalventilation.Methods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7,120casesofsevereanesthesiaandresuscitationofmechanicalventilationintherecoveryroomofourhospitalwererandomlypidedintotestgroupandcontrolgroupwith60casesineach.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generalnursingcare,andthe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givenmechanicalventilation,agitationnursingandcomplicationsnursingonthebasisofgeneralcare.Thecomplicationsofthetwogroupsandthesatisfactionofthefamilymemberswereanalyzedandcompared.Theresultsoftheexperimentalgroupofmechanicalventilationinpatientswithseverecomplicationsofpatientsinanesthesiarecoveryperiodwe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testgroupfamilynursingsatisfactionratewas96.7%,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familynursingsatisfactionratewas83.3%,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carefulobservationofthecondition,masteryoftherelevantknowledgeofanesthesiarecoveryperiodandmainpointsofnursingcanreducetheriskofnursingandcomplications.

Keywords:mechanicalventilation;criticalpatients;anesthesiaresuscitation;nursingcare

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可以降低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麻醉复苏期常见的并发症为躁动,麻醉复苏期躁动主要表现为术毕及麻醉苏醒期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无理性言语、呻吟哭喊等[2],如处理不当,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心脑血管系统、伤口情况,出现的不良后果。做好麻醉复苏期的护理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为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复苏室进行麻醉复苏机械通气重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全麻术后患者,术后躁动或寒颤严重的患者,术后疼痛剧烈未得到合适镇痛的患者,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过高(T4以上)的患者,呼吸空气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的患者,管内麻醉最后1次加药时间小于1h的患者,均进入麻醉复苏室进一步复苏。患者入复苏室后,机械通气患者每15min监测并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气管导管拔除后的患者每30min记录1次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等,确保数据采集准确可靠,并且检查手术部位敷料是否干燥,静脉通道及各引流管是否通畅、处于功能状态,手术相关部位皮肤有无压红或压疮等。

试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①机械通气护理:患者入室时与麻醉医生交接,检查导管置入深度,检查牙垫是否妥善固定气管导管,用绑带捆绑牙垫,捆绑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必要时加胶带固定气管导管及牙垫,以保证插管深度不被改变。气囊是维持气道正压的必要条件,过高的气囊压容易造成气道黏膜损伤,过小又容易造成漏气及误吸等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用套囊测压表检测气囊能有效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及误吸的发生[3]。由于手术和麻醉插管的刺激,分泌物易滞留气管和支气管内[4],吸痰管可经气管导管内插入,注意吸痰动作轻柔,沿着气管导管左右旋转吸痰管自下向上进行吸痰,每次吸引时间不得>15s,吸引频率根据患者分泌物情况而定,吸引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口腔也容易存留分泌物,及时清理避免流入气道造成误吸。当患者麻醉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及时拔除气管导管,拔管时动作轻柔、规范,减轻刺激。②躁动的护理:目前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制尚无定论[5]。有研究显示各种伤害性刺激是诱发和加重烦躁的常见原因[6],这些因素中又以疼痛刺激和导尿管引起的尿路刺激为主要诱因,分别占到49%和33%[7]。拔除气管导管前,查看患者是否清醒,能否正确配合完成医务人员给的简单指示动作,如摇头、睁眼、张嘴等;意识未清醒者,由于肌松药物作用已过,但镇静催眠药物的作用残存,导致肌力虽已恢复,意识不清,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丙泊酚),并适当约束患者,避免躁动引起各种导管滑脱及造成意外伤害;意识清醒患者,主要是由于气管插管刺激引起,及时拔除导管,减轻刺激。去除气管导管后,患者出现躁动原因主要以疼痛或尿路刺激为主,对于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使血压、心率稳定,降低心肌氧耗,并能缓解由此而引起的分解代谢和高凝状态、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8];对于尿路刺激,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对尿路刺激躁动严重患者,遵医嘱小剂量使用镇静剂或镇痛药物。③并发症的护理:喉痉挛:多发生在拔除气管内导,吸引分泌物或放置通气管时,患者出现咳嗽,应立即用麻醉面罩给氧,严重时按医嘱静脉注射氯化琥珀胆碱10--20mg,行人工呼吸。舌根后坠:出现鼻翼煽动,肋骨切迹下陷,肋间肌内陷,胸廓活动受限,异常呼吸等上呼吸道梗阻,应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防止口咽通气管或侧卧位。急性肺水肿:当麻醉作用消退,血管张力恢复时,回心血量增加,有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是急性肺水肿发生的诱因之一,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喉头水肿:小儿和头颈部手术行气管插管的患者较易发生,可用麻黄碱做喉头喷雾或雾化吸入。低氧血症:由于麻醉,手术部位疼痛等因素对肺的功能的影响,易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麻醉恢复期需给氧,中等以上手术后宜吸氧3h改善低氧血症。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入至患者体内,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抑制的一种方法[9]。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的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丰富的急救、麻醉等专业知识,对麻醉药及麻醉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要有一定的处理能力,熟悉各类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掌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具有较强的观察病情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娴熟的技术水平,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更要具备社会,人文知识,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重点是做好一般护理;机械通气期间,保证插管位置适当,同时重视气囊管理、分泌物的清除,并及时拔除气管导管;分析躁动原因,做好拔除气管导管前及后的躁动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舌后坠、喉痉挛及呼吸遗忘等并发症,以保证复苏成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6.7%,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率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仔细做好病情观察,熟练掌握麻醉复苏期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ReddenRJ,JeskeAH.Managementofthepostoperativeanesthetiveperiod[J].DentClinNorthAm,1999,43(2):321-339.

[2]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83-184.

[3]杨巧龙,张燕.气管导管套囊不同充气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0,15(3):232-233.

[4]王晓萍.全身麻醉开胸病人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6):1038-1039.

[5]明豫军,李辉,肖峰,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196-200.

[6]旷满秀,郭曲练.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4):108-109.

[7]刘新.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8]刘桂花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J].使用临床医学,2012,13(11):115-116.

[9]李秀芬,王建伟,刘云凤.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的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7):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