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村演出小戏台的共同特征是舞台窄,纵深浅、高度矮、设施简陋,在这类小戏台上除了现在有了电源这种变化,其他没有太多的改观。
现在,剧团继续在这样的小戏台上演戏。然而台下的观众却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的观众眼界宽了,审美要求随之提高。尽管乡村小戏台的条件依旧很差,可是对于来到他们家门口演戏的剧团。假如仍然一如既往地采用简易传统戏曲景物的演出已不能满足了,同时,当前各种剧团抢占农村演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剧团的演出如果要适应广大现代农村观众新的欣赏要求,要在农村演出市场站稳脚根。就必须对在乡村小戏台演出的戏曲景物进行改革提高。这是剧团迫切而又长期的任务和课题。
传统戏曲在舞台上基本装置形式是门帘台帐(亦称“守旧”)和“一桌二椅”,台帐往往绣有华丽的花鸟装饰图案,主要是美化舞台的装饰。不表示具体的剧情地点,却是可以容纳一切剧情地点的虚拟空间;“一桌二椅”包裹着绣有装饰性图案的桌椅围披。在演出中可以表示桌椅,也可以代表桥、床、山、高台等等,是可多可少、可分可合的多功能动态装置。它们同中国传统戏曲“从表演中产生布景”的手法十分融洽。吸收传统戏曲中性化的装置形式,依靠演员的表演动作产生景物,转换剧情时空,这样的方法在舞台上可省却和简化一些实的景物。剧团在乡村小戏台演出,很适合运用此种把戏曲时空表现的内容一部分融于表演的传统程式。
“一桌二椅”固然具有多用途的功能,如果现代戏曲各种剧团在乡村小戏台的演出仍然采用类似“一桌二椅”方式,对于注重视觉形象美感,要求形象变化的现代农村观众而言,不免显得单调贫乏。因此,在乡村小戏台上平面的屏风、假山、花草、栏杆等景片,可在固定的钢丝绳上拉拢拉开的软景如蝴蝶幕、小画幕、窗格幕、绳幕、珠帘、彩布条等,增加和丰富景物形象,为剧中人物安排活动支点。这些景物都设置在演员表演区,为了撤换方便,少占地位,制作须平面化,小巧灵活,不影响阻碍演员有限的表演空间。
在乡村小戏台上,除了大部分空间必须让演员表演外,真正不受干扰属于布景的区域只有戏台的背景墙,这里是传统戏曲演出挂台帐的地方。传统戏曲的台帐在整台戏演出中是不变动的,而演出现代戏曲需要多幕转换,这里要张挂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舞台样式,可变换的画幕,这是舞美设计者在小戏台上能够充分表现写实风格、象征风格、装饰风格、抽象风格等的展墙,和演员服饰、灯光等一起,最能表现出乡村小戏台演出时的舞台视觉美感。当然,这背景画幕并不是独立的架上绘画作品。它必须与整台戏曲的艺术样式风格相一致,是戏曲综合艺术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画幕可以用传统的绘制方法完成,也可以用现代的电脑喷绘制成。主要是要达到设计者预期的舞台效果和观众良好的观赏反响。画幕随着剧情的发展需要随之变换,小戏台的高度低,不可能如大剧场一样画幕可自由上下升降,比较实用的办法是先将全剧需要变换的画幕放在地上。画幕变换时,将原来挂着的画幕放下,脱勾,再将另一画幕勾好拉升。
瑞士舞台美术家阿庇亚说:“灯光是舞台的灵魂。”在现代大剧场舞台上变化无穷的灯光效果,在乡村小戏台上几乎无法体现。尽管如此,舞台灯光的重要作用,在乡村小戏台演出时同样不可忽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乡村小戏台只能装置少量的灯具。这比之旧时乡村小戏台演出,只有汽油灯或白炽灯照明,无疑已是一大进步。随着戏曲剧情的变化,在小戏台上将各种变化的气氛光、时间光、面光、逆光、侧光、追光、特技光等多种舞台灯光交替,复合运用,跟随演员表演。布景服饰等在灯光的变幻下,呈现现代戏曲在乡村小戏台上最佳演出效果,满足农村观众的欣赏要求。
剧团长年在乡村演出,因地制宜地探索、拓展现代戏曲景物在小戏台的应用方法和功能,创造新的乡村小戏台演出样式并使之不断完善,是我们面向农村的各种剧团舞美工作者的任务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