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策略

/ 1

儿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策略

王玉英张俊芬董爱琴

王玉英张俊芬董爱琴(内蒙古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288-02

儿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要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心理因素等等,本文就儿科护士常面临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1危险因素分析

1.1物理因素

1.1.1空气污染儿科患者以呼吸道系统疾病居多,儿科护士易将细菌、病毒吸入呼吸道,所以对于机体抵抗力稍差的护士易造成呼吸道感染。

1.1.2环境因素儿科病人在做治疗时大多哭闹较剧烈,所以儿科护士都是在噪音贝分较高的环境中工作,易造成耳部系统损害。

1.2绩效因素由于儿科绩效一直处于全院较低水平,所以儿科护士情绪不稳,不安于现状,导致儿科护理人员长期缺乏,这样在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护理患儿的工作都落在了家长身上,对于患儿病情变化得不到及时观察,易延误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同时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

1.3技术因素儿科护士技术必须过硬过精,给患儿输液才能做到一针见血,否则就会遭到家长及上级领导的指责和批评,很容易让护士产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焦虑、灰心等不良心理。

1.4沟通因素儿科护士学会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否则家长和患儿都不会信任我们,做起治疗来难度就较大,最后导致患儿哭闹不止,家长怨气也很大。

1.5工作量超负荷、工作无规律护理人员都不愿意来儿科工作造成儿科护士长期短缺,这样,儿科护士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长期超负荷工作及“三班倒”轮班工作制,易使儿科护士产生精神紧张、疲劳过度、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1.6人际关系复杂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儿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儿科护士必须经常面对哭闹患儿,静脉条件极差患儿,不讲理的家长、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等等,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重角色的转换,如果处理不好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起来阻力就较大。

2职业防护策略

2.1理论培训儿科护士要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知识,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技巧知识,本科室所用仪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的内容、院内感染知识,并于每次学习后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合格分为85分)给予补考直至合格。

2.2操作培训

2.2.1儿科患儿用药剂量特殊,配药时必须准确无误,一定要做好查对制度,正确抽取药液的剂量。做好这项操作至关重要,剂量的多少关系到患儿的疾病与生命,所以必须培训儿科护士要正确抽取药液。

2.2.2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锻炼扎针技术,让有经验、技术好的护士带教、传授扎针技巧的经验,做到人人过关,人人技术精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儿输液做到一针见血。

2.2.3沟通技巧的培训以考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个人总结等途径收集沟通技巧的相关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相互交流、切磋,并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选择个例来演练,带动那些沟通能力弱的护士,以增强其沟通技巧。

2.3院感预防儿科患儿呼吸道疾病居多,做好自身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尤为重要。

2.3.1标准预防患儿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弱,所以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护士要准确做到洗手、戴口罩,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因为由医务人员经手传播导致的感染率占总感染率的30%,因此护士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让护士反复练习并养成一种习惯,同时也要养成做治疗和护理时戴口罩的习惯。

2.3.2锐器处理所有锐器的处理应及时、正确地放入专门的容器中,集中于供应室回收。

2.4心理防护措施首先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其次,要强化技能,培养健康心理,给护士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强化护理知识的学习。再次,制定妥善科学的排班制度,尽量让护士在工作时间全身心投入,休息时完全放松。

参考文献

[1]王艳清,崔菊芬.实习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策略.2009,6,第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