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印度IT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印度IT教育

曹俊杰(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

作者简介:曹俊杰(1985-),女,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提出的。文章主要以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印度IT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的过程,教育的结果。

关键词:人力资本;印度;IT教育

资本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有多种表现形式,把人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或是一种非常中要得形式早已被经济学家认可。法国经济学家魁奈认为“构成国家强大的因素是人,人们本身就成为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性因素”。人要具备知识和能力,就需要对人进行教育投资,通过教育使人具备这种作为资本的能力。印度的IT教育就体现了这种通过对人进行教育,进行教育投资,从而,发挥人力资本的力量,走了一条新的工业强国,人才强国的道路。

1人力资本理论

“西方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就把劳动者的才能与生产工具、生产性建筑、土地改良费并列视为社会的固定资本。他在《国富论》中提到:“学习是一种财智,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这种才能的学习,所费不少。这种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个人固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和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械工具,做同样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希望偿还,而且赚取利润”。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对“人力资本”研究卓有贡献的应当是西奥多•舒尔茨。舒尔茨于是人力资源理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等一系列论著,使人力资本理论系统化、理论化。按照舒尔茨的解释,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他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体现于物质产品上的;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由于各劳动者的素质、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各异,故受教育和训练之后,各劳动者的能力、智力、技术水平提高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质量或其技术知识、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

2印度IT教育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工业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20世纪初印度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的核心理念。突出人力这种资本形式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力进行投资,大力发展教育,重点发展高等教育,核心发展IT教育,培养IT人力资源。利用人力资本,使印度的IT产业取得辉煌的成就,凭借IT产业的巨大成就,在短短十几年印度一跃为一大国,创造了亚洲奇迹。下文从印度IT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教育的结果四个方面,分析印度如何对人力进行投资,把人力转化为创造价值的资本,带动整个印度的崛起的。

2.1印度IT教育的教育目的

舒尔茨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当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人力资本大幅度增长的结果。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发展信息产业与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兴盛之本,用知识和信息推动社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印度各届政府为了建立强大的国家,积极奉行教育和科技优先的发展战略。1984年,拉•甘地总理提出通过发展计算机软件“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目标,并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印度IT行业的发展与其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储备是分不开的,教育是IT人才培养的关键。

由此可以看出,把教育作为人力投资,凭借人力资本,使工业兴起,国家强大,在资本的多种形式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基于人力资本这种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崛起的思路即:崛起靠科技含量高的电子工业,电子工业的发展靠大批人力资源,大批人力资源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即为一种发展工业的投资的形式。

2.2印度IT教育的过程

首先,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根据市场的需求去培养IT人才。舒尔茨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世界,一个国家企图制定一个一劳永逸的人力规划,然后按计划去办,这是脱离现实的。办法只有一个,“有需求就有供应”,那就是由市场供求调节,对各类学校的教育投资,只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节。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一个成熟的软件企业,其人才应该呈“金字塔”结构分布。印度软件人才层次正是“金字塔”结构:处在顶层的是少数高级科研开发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中间层是系统分析员等,处在金字塔基层支撑着整座金字塔的是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程序员,在印度他们被称为“软件蓝领”。三个技术层次人才的合理配置是满足IT人才有效需求的前提。

为适应这种工业结构性需求,印度的7所理工学院承担了绝大部分高端IT人才的培养任务,职业院校、公司大学及培训机构主要承担中低层IT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2006年,印度约有50万新生软件人才,其中大学毕业生只有7、4万,其余的几乎都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这种培养方式是应计算机市场的需求产生的。

其次,注重学生实际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注重人力投资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无论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如果不能转化为价值,不能带来财富和财富的增加,那么它就没有了意义。印度软件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性、订单式教育是印度软件人才培养的创举。如世界著名的软件培训机构NIIT在软件人才培训方面,特别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瓦伊博士曾提出学位与职位分离,他认为,在公职问题上,应该使学位与职位分离,这样可以把多年谋取一纸文凭的时间更有效地用在专业培训和获得在职经验上。

2.3印度IT教育的结果

首先,培养了软件人才。在美国硅谷,38%的软件人才来自印度。其次,软件人才转化为人力资本,使印度的软件工业取得巨大成就,软件业的凸起,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使印度跻身世界大国之列,成为亚洲除中国之外的又一奇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调查显示,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在印度软件出口中,美国占62%,欧洲占24%,日本占4%。难怪国际软件巨头微软总载比尔•盖茨惊呼:“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2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

3人力资本理论下印度IT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3.1正确理解人才,人力

首先,人才不应该仅仅是受过精英教育的少数精英。少数精英是人才的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国家要发展只靠少数精英是不可能的。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到,人力资本包括人口数量和质量,而提高人口质量更为重要。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人力的质量,但并没有忽视人口的数量,是在有质量保证上的有一定数量。印度的IT教育,除了少数好的大学教育,更多的是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担任了培养IT人才或人力的任务。所以,通过这种分析,我们不能只注重我国国内的一流大学,政府应在普通高校和职业教育等大批一般学校上多投入一些精力和资金,注重对一般高校的教育投资。

其次,对人才或人力的判断不能仅依据文凭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的定义为: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质量或其技术知识、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从这个定义中我们看出,人力资本是人的各种能力表现出来的,如果一个人非常有能力,但是没有表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称之为人力资本。就像物质资本,如果没有带来经济收益或是经济增长,那么就不是资本。所以,依据这种理念,我国的高等教育,要确立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的教育目标,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能把自己所学表现出来,转化为实际的价值,不能只为学生提供一张文凭。

3.2重视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可以适当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最古老的职能。欧洲中世纪大学从他诞生之日起,完全是专业教育的机构。在今天的印度,高校教育紧密联结时代的要求,发展IT教育,为社会培养IT人才,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换回巨大收益。我国从中受到的启示是:分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了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而盲目扩招,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投资的失败。

3.3重视职业教育

从上文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适应印度IT行业的金字塔结构中,印度IT的少数精英人才是由高等院校所培养,大量的中低层次的IT人才是由职业教育,和一些培训机构所承担,以APTECH和NIIT为代表的计算机教育公司是印度乃至世界著名的IT职业教育品牌公司。APTECH公司成立于1986年,目前拥有3200多家分公司,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毕业学员超过350万人。定位于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学历教育来培养IT人才,不仅是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成功之处,而且本身就是IT职业教育成功的做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印度式的工业兴国。工业的崛起,不仅依靠少数精英,最主要的是有一大批高质量的工人这种人力资源。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印度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也应重视职业教育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投资作为培养大批人才的重要途径,一种有效的投资途径。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比尔•管理人力资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沈利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印度)N•维特尔•S•曼哈林安姆.印度IT产业揭密[M].新华出版社,2004,(1).

[5]胡唯元.印度软件业优势何在[N].光明日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