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预后相关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预后相关性探讨

李文君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547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5例),一组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血压调控,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血压调控,观察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造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入院采取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实施血压调控,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预后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较大的脑血管疾病,它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的反复发作【1】。由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组织血流和血压的变化,会损伤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或是造成患者致残,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患有脑梗死的患者,还要在病发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2】。

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急性期对患者进行降压处理,能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有助于患者稳定病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

本次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急性期患者为对象,通过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取血压调控,来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与预后的相关性。具体的研究情况,现作出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有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45—75(65.6±4.8)岁;观察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47—78(67.5±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病情发展迅速;(2)局部神经功能受损;(3)临床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4)没有非脑血管性病因。

1.3方法

不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血压调控,给予观察组患者血压调控处理措施,具体的血压调控内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的入院诊治时间到出院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内,患者的收缩压为16.0—24.0kPa,舒张压为10.65—13.95kPa。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在21.3—23.9kPa之间,舒张压在13.35—13.9kPa。没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舒张压不能高于13.3kPa,收缩压不能低于15.95kPa。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不用采取控压处理,如果超过上述的数值,则需使用药物进行辅助降压。对于低血压患者,还要采取吸氧、补液和升压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同时要明确患者发病的原因,以便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随访的复发情况和死亡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

3讨论

脑梗死发生的原因是患者脑部组织的局部供血动脉血流出现突然减少或是停止供血,从而引发循环障碍,造成该血管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性坏死【3】。脑梗死急性期对患者进行降压处理,能够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症状,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出血性转化的情况,能够起到预防脑血管损伤,达到防止早期脑卒中复发的目的。不过,对于高血压的过度治疗,会引发脑梗死,损伤患者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造成缺血区灌注继发性减少,会加重梗死的程度。

临床研究表明,缺血性区域的血流主要靠平均动脉压维持,因此,想要达到足够的血流灌注,还要保证血压的稳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会出现上升的趋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血压在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保持稳定的状态。因此,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实施血压调控,可以确保患者的血压稳定情况,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4】。

此次研究以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血压调控,对照组患者未采取血压调控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不同时间内的随访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的随访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

由此可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取血压调控后,患者在1天内的血压会下降,在第4天的时候,血压趋于稳定。如果不对患者采取血压调控,患者的血压会在36小时内下降,到第5天时开始稳定。另外,采取血压调控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未采取血压调控措施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张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3:90-92.

[2]张燕平,李燕梅.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20:95-96.

[3]吕征,韩淑祯,张晓光.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02:187-188.

[4]陈宇丹,胡文立,李淑娟,秦伟.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血压管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