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解题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浅谈初中数学解题反思

董青会

董青会河北省灵寿县狗台乡中学

数学反思环节是提高数学能力的一条捷径,有了反思要求,就不会出现一味反复操练的盲目性,有了反思,就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就很容易把数学过程对象化,而不只是把数学看作就是一些过程,一些细枝末节。有了反思,就不停留在把过程、法则,当作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的认识上,有了反思,使学习观念不只停留在会算、会变形、会套公式的认识上,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学,那就是数学思维方法、数学语言的学习。

一、对易错习题的反思,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写出反思的得失。

很多人建立了《易错习题本》,其实这就为进行易错习题的反思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客观地讲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解完一道题后,适时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审查自己解题时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视了隐含条件,是否用特殊代替了一般,运算是否正确,是否马虎大意等等,真正认识到解题后反思的重要性,这种反思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作用较好。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时,往往会出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混淆的现象,尤其是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原因有概念混淆的,但主要是我们不善于观察思考、不能抓住问题的特征造成的。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比如先看两个角的两条边的位置,根据两边位置是否符合它们各自的概念,然后再根据概念确定是那一种角。当然解决本问题的方法不止此一种。

再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这一节时,可以完成4个题目。

1、在高为2cm,倾斜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求地毯的长度。

2、如图,梯形石坝的斜坡AB的坡度为i=1:3,坝高BC=2米,求斜坡AB的长。

3、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去测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宽,如图某生在A测对岸C,C在A北偏西30°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行20米到B,再测C在B北偏西45°处,求河宽。

4、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长度,AB与地面所成60°的角,他发现杆的影长恰好落在地面AC和斜坡CD上,CD与地面成30°的角,量得AC=12米,CD=6米,且此时高为3米的竖杆影长为4米,求电线杆的长度。

然后,启发学生对4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

(1)归纳概括4个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有何相同点?

(2)通过类比反思你发现了什么?

这几个题目,表面上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有如下几点相同:

(1)都是实际问题。(2)运用方程求解。(3)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

(4)运用几何知识。

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板书反思过程:实际问题——几何化——方程化——三角函数定义

通过对四个题目的反思,对解决这类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反思的规律。

二、多种解题方法的反思,进行解题策略的反思,总结反思的方法。

有很多数学问题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并且随着不断学习,知识的增加,解答同一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多。反思在于不断增强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问题的一些方法,培养反思问题的习惯,从而发展思维。对数学问题多种方法的探究不是单纯为了凑解题方法的数目,而是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思维触角伸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发散思维能力,为将来会学数学,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四边形内角和时,看下面的问题:

1、图(1)中作对角线AC、BD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吗?

2、图(1)中如果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能得到几个三角形?根据这些三角形,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内角和吗?

通过探索并解答,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不断的开发思维,提出新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能力。

通过思考很快得以解决,在此顺势思考“图中的点P可不可以移动,移动后是否还可以推出四边形内角和?”

方法1:如图(2)在AB上任取一点P,连结DP、CP

∠A+∠B+∠BCD+∠ADC

=(∠A+∠1+∠7)+(∠2+∠3+∠6)+(∠4+∠B∠5)-(∠5+∠6+∠7)

=180°+180°+180°-180°

=360°

方法2:如图(3)在四边形外任取一点,连结AP、BP、CP、DP

∠BAD+∠ABC+∠BCD+∠ADC

=(∠DAB+∠8+∠7+∠1)+(∠2+∠3+∠6)

+(∠4+∠CBA+∠9+∠5)

-(∠8+∠9++∠5+∠6+∠7)

=180°+180°+180°-180°

=360°

方法3:如图(4)在AB延长线上取一点P,

连结DP、CP

∠A+∠ABC+∠BCD+∠ADC

=∠A+∠3+∠4+∠5+∠5+∠BCD+∠1+∠2

=(∠A+∠1+∠5)+(∠2+∠3+∠4+∠BCD)

=180°+180°

=360°

方法4:如图(5)在DB延长线上取一点P

∠A+∠ABC+∠C+∠ADC

=∠A+∠4+∠3+∠C+∠2+∠1

=(∠A+∠1)+(∠2+∠C)+∠3+∠4

=∠6+∠5+∠3+∠4

=360°

方法5:如图(6)延长AB、DC交于P

∠A+∠ABC+∠BCD+∠D

=∠A+(∠1+∠P)+(∠2+∠P)+∠D

=180°+180°

=360°

如果我们对上面的解法仅停留在“一题多解”操作面上,那就是“进宝山而空还”,错过提炼精华的大好时机,甚至还会使众多信息的干扰之下,反而,连一个基本的解法都掌握不了。因此,应该分析上述图中众多解法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本质联系。

从数学思想方法上看:

1、化归的思想方法。

都是通过辅助线将四边形内角和化归为三角形内角和。

2、分解与组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如图中的分割、转移、合并、代数式的拆项、交换与结合。

3、不变量思想。

如角A、B、C、D变化,但和不变。

从众多解法的关系上看:化归时,做辅助线的方式千差万别,有多有少,但本质上都是先取一个点(P),然后将这个点与四边形的顶点(A、B、C、D)连线。点P与四边形的位置关系是共同本质。

整个过程重点是:数学本质、数学思维、问题解决中化归思想的提炼。

从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落实解题后的反思,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是由知识到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