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的治疗

王贵锋

王贵锋(黑龙江省安达市人民医院151400)

【中图分类号】R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109-03

【摘要】睡眠障碍国际分类包括11大类、共88种类型。其中,异态睡眠(parasomnias)是睡眠期间出现精神或行为异常,如睡行症(sleepwalking)、睡惊症(sleepterror),易与癫痫等发作性疾病混淆。

【关键词】睡眠障碍类型治疗

一、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legssyndrome,RLS)

临床较常见,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的双下肢极度不适感导致睡眠剥夺。人群患病率1.2%~5%,中老年多见。

【诊断精要】

1.患者夜间睡眠中或安静时出现双侧大腿和小腿难以名状的不适感、蚁走感、蠕动感、刺痛和胀麻感等,患者睡眠中不停地移动下肢或辗转反侧,迫使患者下床不停地走动,一夜数次,捶打可缓解症状,早晨和工作紧张时很少出现。

2.不适感影响患者睡眠,表现入睡困难、易醒或早醒,夜间睡眠剥夺可出现白天过度困倦、记忆力下降和精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一般为良性经过,偶可发现糖尿病性或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等。

【治疗精要】

首选苯二氮卓类如氯硝西泮0.5~2.0mg、阿普唑仑10mg等,以及巴氯芬(baclofen)20mg,美多芭(madopar)62.5~125mg或息宁(sinemet)CR片25/100,多巴胺受体DID2激动剂培高利特(pergolide)50μg,均在睡前服;也可试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盐酸曲唑酮和阿米替林等。

二、睡行症(sleepwalking)

发病率1%~15%,儿童多见。

【诊断精要】

1.病史患者常在入睡后2~3小时内从床上坐起,目光呆滞,做些无目的的动作,如拿起毯子、移动身体等,然后再躺下睡眠;或起床后双目凝视、起床行走,往返徘徊,或刻板地做日常习惯性动作,如大小便、穿衣、进食、打扫卫生、拉抽屉、开门和开车等,可无目的地游走后随地而卧,次日醒来惊诧不已。有时口中发声,能与人答话,但口齿不清、答非所问。可睁开双眼,似乎能识别环境,避开障碍,有时也被绊倒。但却是漠不关心的模样,其表情平淡、动作笨拙、闭口无言或喃喃自语。有时能自行返床,有时需人领回。持续时间约有数分钟,与做梦无关,多有遗尿。偶可按要求上床睡觉。受到限制时可出现冲动、逃跑或攻击行为。发作时很难唤醒,事后全无记忆。唤醒后亦多不记得有梦。醒后轻微的定向障碍,在成年人可以有情绪压抑的背景,常伴有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官能症。

2.辅助检查多导睡眠图显示,这种状态不出现于REM期中,发病在NREM睡眠3、4期,常见于夜间睡眠前1/3阶段NREM期,发作前脑电图上出现阵发性的高电位δ活动。

【治疗精要】

本病通常在成年后消失。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等能抑制Ⅲ期和Ⅳ期睡眠,发作频繁者可在临睡前服用,必要时可于睡前口服丙咪嗪25~50mg,疗效显著,也可用阿普唑仑、阿米替林、或氯丙咪嗪/氟西汀或盐酸曲唑酮等,睡前服。应防止损伤及意外事故。心理行为治疗包括自我催眠疗法和松弛练习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三、睡惊症

睡惊症(sleepterror)为觉醒障碍,常见于4~7岁儿童,青春期后渐趋停止。

【诊断精要】

1.病史患儿表现从床上突然坐起,喊叫、哭闹、双目凝视和表情恐惧,偶可下床。可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肤潮红、出汗、瞳孔散大等自主神经症状,肌张力增高,偶有幻觉。发作时意识模糊、呼之不应,持续l~2分钟后自行停止,继续睡觉。事后多不能回忆发作情景,偶有发展为睡行症。

2.辅助检查多导睡眠图显示睡惊症开始于NREM睡眠3、4期,常发生于夜间睡眠前1/3阶段,与梦无关。发作时脑电图为I~3C/S的高波幅慢波,每阵持续10~30秒。NREM期。

【治疗精要】

随年龄的增长而趋于好转。治疗与睡眠行走相同。本病药物冶疗可用氯硝西泮、地西泮、氟西泮和阿普唑仑等。

四、梦魇

梦魇(nightmares)是以恐怖不安或焦虑为特征的梦境体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6岁多见,2/3的患者在20岁以前发病。发病率儿童为15%,成人5%~7%。

【诊断精要】

1.病史梦魇即梦中焦虑障碍或梦魇障碍,反复从夜间睡眠或白天短睡眠中醒转,伴有对时间较长且非常恐怖的梦境的详细回忆,梦境多为危及生存、安全或自尊的内容。

2.辅助检查多导睡眠图显示:梦魇发生于REM期,发作时从REM睡眠期突然觉醒,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REM睡眠密度可能增加。

【治疗精要】

梦魇通常不需治疗。对频繁发作者应仔细查明病因,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心理承受力,行为治疗对梦境进行讨论和解释,可使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以丙咪嗪为首选,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等可缩短REM睡眠,有助于减少发作。巴比妥类、导眠能及氯丙嗪等也可选用。长期发生梦魇的患者需做相应的精神科治疗。

五、磨牙症

【诊断精要】

1.病史磨牙是睡眠中咀嚼肌运动所引起的一种睡眠障碍。常伴有身体转动和心律不齐。磨牙症(夜间磨牙)出现在儿童,成人很少出现,常有家族史,可能与压力、头部损伤有关。

2.辅助检查多导睡眠图实验室检查发现这种状态多发生于NREM第I、Ⅱ期,REM中也可发生,第Ⅳ期不发生。

【治疗精要】

对磨牙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六、夜间肌阵挛

亦称睡眠中周期性动作。

【诊断精要】

夜间肌阵挛(或睡眠过程中的周期性运动)是睡眠中重复性的肌肉收缩,是相当刻板的、突然的抽动,伴随着整夜的间断而短暂的强直性肌阵挛,每夜可达数百次,每次约2秒,通常发生于一个腿,但有时出现在上臂,在老年人最常见,不是癫痫通常无不良后果,严重患者由于运动而打扰睡眠。觉醒后不能察觉下肢的动作,可能引起白天睡眠过多,可能和不安腿综合征有关。

七、其他睡眠障碍

1.睡眠时撞头:睡眠时撞头是一种儿童现象,没有明显的原因。以NREM中I期和Ⅱ期较多出现。青春期后自愈。

2.良性睡眠性肌阵挛。

八、遗尿症

【诊断精要】

遗尿症是指睡眠过程中不自主排尿。一般说来3~4岁以后出现遗尿应视为异常。

【治疗精要】

白天不要过度劳累、睡前少喝水并排空小便。习惯性遗尿者应在前半夜唤醒后排尿。有器质性遗尿者要首先治疗原发病。药物可用丙咪嗪25~50mg,睡前口服,69%的患者遗尿次数减少,但其作用不能持久,三环类药物阿米替林可选用。

九、说梦话

【诊断精要】

在睡眠中说话也是一种睡眠障碍,多为功能性,亦可发生于脑外伤后、其他器质性疾病及癫痫患者。可以合并其他睡眠异常,如夜惊、梦游、失眠等。多发生于NREM期占88%,发生于REM期占12%。

【治疗精要】

这种睡眠障碍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可自然消失。无临床意义,不需治疗。

十、REM睡眠行为障碍

REM睡眠行为障碍(REMsleepbehaviordisorder,RBD)是REM睡眠期肌肉弛缓消失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的发作性疾病。常见于60~70岁。

【诊断精要】

1.病史发作常出现于睡眠90分钟之后,每周1次或每晚数次。表现在生动梦境中出现特征性暴力行为发作,如拳打脚踢、翻滚、跳跃等,可自伤或伤及同床者,伴愤怒语言或叫喊,极大声才能唤醒,可详细回忆噩梦情境,如被袭击和逃跑等。

2.辅助检查多导睡眠图在REM睡眠期可见肌张力增高,不出现肌张力丧失,颏肌出现大量动作电位,肢体活动显著增多。REM睡眠密度和数量增加,NREM睡眠第3、4期比例可增加。

【治疗精要】

治疗可用氯硝西泮0.5~1mg,睡前服,90%的患者可有效地停止发作。应采取保护措施,预防继发损伤。

参考文献

[1]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1.

[3]唐开雄,黎冠东,陈瑞黎.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性障碍初步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4):218.

[4]郭春生.脑梗死65例脑电图临床观察[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