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休克的具体护理措施

/ 3

骨外科休克的具体护理措施

郭丽

郭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医院150056)

【关键词】休克护理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shock)是指机体由于遭受严重创伤刺激,通过血管-神经反射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性休克均有较严重的创伤史,如高速撞击、高处坠落、机器绞伤、重物打击、火器伤等。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浅昏迷,呼吸浅促或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脉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差小或血压几乎测不到,表浅静脉萎缩,尿少或无尿。

1一般护理

1.1体位休克患者要立即安置在抢救室,一般取平卧位,以利于脑部的血供;也可给患者取中凹位,即将患者头颈胸部抬高30°,并将下肢抬高30°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肺的压迫,一方面利于呼吸与促进冠状动脉循环,另一方面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平卧位与中凹位也可交替使用。

1.2止血、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早控制活动性出血,即刻建立静脉通道,以保持气道通畅,避免接触患者疼痛部位,保持患者安静,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改善细胞缺氧状况,氧流量为4~6L/min,肺泡内的氧浓度可达45%~50%。

1.3密切观察体温,并维持正常体温

(1)观察体温变化:每日6次,对于高热者,在行降温处理后30分钟,应及时测量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2)当休克患者体温不升时,应给予保暖,可通过增加室温和被服来调节体温,室温保持在20℃左右为宜,避免因持续低温而影响血液流速,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而加重微循环障碍,切忌用热水袋等进行体表加温,以防烫伤及皮肤血管扩张而加重休克。

(3)高热处理:温度太高会增加组织的代谢率,从而增加氧气的消耗量,维持适当的舒适,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让患者充分休息,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高温患者可用冰袋或冰帽进行降温处理,也可用4℃的生理盐水100ml灌肠,体温降到38.5℃即可,并可配合室内通风或药物降温。

1.4做好辅助诊断,避免继发损伤和感染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急、进展快,多数创伤性失血患者同时伴有多处损伤、骨折、腹部脏器破裂等,需及时手术止血及清创,在此情况下,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还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普鲁卡因、TAT试验、备皮、配血等。由于各种检查、操作较多,一切护理在快而准确的基础上,也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时要轻柔仔细,避免增加损伤和感染的机会。

2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护理

2.1休克患者初次应用心血管活性药时,血压常不稳定,故应从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监测1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5~30分钟监测1次,药量浓度和滴速应以血压的高低严格给予调整,以保持血压稳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用药剂量(滴速×浓度)。

2.2静脉用药时,严防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有药外漏时,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用50%的硫酸镁外敷,若外漏面积较大,可采用2.5%普鲁卡因行血管周围封闭,但严禁热敷。

3心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并记录脉搏、血压和中心静脉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及液体的入量。当动脉压低、中心静脉压偏高时,表示补液过多或心功能不全,继续补液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急性心衰竭和肺水肿,应减慢输液的速度,并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使用强心甙类药物以加强心脏的功能,在应用强心药物后,中心静脉压可逐渐降至正常,如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表示血容量仍有不足,可在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同时继续补充血容量。

4心理护理

4.1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抚休克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患者是清醒的,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细声而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患者心理,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休克患者的病情常较危重,处于焦虑、恐惧、不安状态,因而治疗早期要镇静、温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失代偿期的患者常神情淡漠,但意识尚存,护士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任何操作均要仔细、温柔,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4.2对患者要亲切关怀要经常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要关怀患者,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提问,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4.3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慰工作劝导他们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情绪波动而干扰患者情绪。并指导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技术,以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工作。患者及家属都有可能产生焦虑,护士应保持镇静的态度,详细解释各种处理措施,以减轻其焦虑。如需要可重复对患者及家属解释,随时留在患者身边,保持适度的关心。

参考文献

[1]吕爱琴.创伤性骨科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及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2]袭建云,张兆成,钱志英.创伤性休克病人的输液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07期.

[3]史爱珍,姜梅,王芝.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4期.

克罗恩病患者的护理

孔庆梅(黑龙江省鸡西市大恒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357-02

【摘要】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目的讨论克罗恩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体温正常,焦虑状况消失,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对治疗的配合率。

【关键词】克罗恩病护理

一概述

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本病在整个胃肠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病,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但首次发作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组,男女患病率近似。

二护理评估

(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

询问病人的既往身体状况、家族史及饮食不洁史。该病病因尚不明,可能为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免疫异常、感染和遗传因素较有关。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

1.评估病人腹痛的症状为最常见症状,因肠壁炎症、痉挛、狭窄所致。随病情进展多呈部分性肠梗阻特征,阵发性绞痛,伴腹胀、腹鸣,进食加重,休息、饥饿或排便后减轻。

2.评估病人腹泻的症状大部分病人有腹泻症状。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及黏液。一般每日不超过2~6次,间断或持续发生。如下段结肠或直肠受累可有脓血及里急后重。

3.评估病人有无腹部包块约10%~20%的患者可见包块。为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脓肿形成所致。以右下腹、脐周多见。

4.评估病人有无瘘管形成见于半数病例,因病变溃疡穿壁形成。

5.评估病人有无肛门直肠周围病变见于半数病例,局部形成脓肿、窦道及瘘管,个别以肛门瘘管为第一征象。

6.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热,如继发感染或肠道炎症活动可出现弛张热或间歇热。

7.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有无营养障碍因慢性腹泻、纳差,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8.评估病人有无肠外表现约见于20%病例,可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皮肤溃疡等表现。

(三)辅助检查的评估

1.血液检查贫血;活动期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血清蛋白下降;血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是CD特异性抗体。

2.粪便检查可见红、白细胞;潜血阳性。

3.X线及胃肠钡餐检查X线表现为肠道炎症性病变;钡剂检查可有跳跃征或线样征。

4.电子肠镜检查内镜特征可包括:①右半结肠受累为主;②直肠通常正常;③节段性损害;④慢性穿壁性炎症。

(四)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

1.评估病人对克罗恩病的认识程度。

2.评估病人的性格类型及与人交往、沟通能力。

3.评估病人有无焦虑及恐惧心理。

4.评估病人是否有医疗费用的担心。

5.评估病人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五)腹部体征的评估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隙性发作。压痛明显。右下腹及脐周还可见腹部包块,固定的腹块提示内瘘形成。

三护理问题

1.疼痛(腹痛)由于肠内容物通过炎症、狭窄肠段而引起的局部肠痉挛所致。

2.腹泻由于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所致。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长期腹泻、吸收障碍所致。

4.体温过高由于肠道炎症活动及继发感染所致。

5.焦虑由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所致。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肠道炎症致长期腹泻有关。

7.潜在并发症——肠梗阻与溃疡局部充血、水肿有关。

四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

2.病人主诉大便次数减少或恢复正常的排便。

3.病人体重增加;无贫血现象或贫血症状得到改善;水、电解质平衡,无脱水征。

4.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5.病人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6.病人住院期间保证24小时机体需要量。

7.住院期间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能够及早发现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嘱病人多休息,避免劳累。

2.定时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醒。

3.腹泻次数多的病人,指导病人肛周皮肤的护理,清洁皮肤,保持干燥,便后可用柔软手纸擦拭;如有发红,可涂抹10%鞣酸软膏保护。

(二)心理护理

1.患者入院时热情主动接待,为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及制度。

2.病人腹痛、腹泻时,应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建立信心。

3.向病人讲解所需各项检查的目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减少病人对检查的恐惧。

(三)治疗配合

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避免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变化,遵医嘱应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

3.观察病人大便的量、色、性状及有无肉眼脓血和黏液,是否有里急后重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监测血电解质及血清蛋白变化,观察病人有无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尿少等脱水表现。

5.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一般给予高营养低渣饮食,适当给予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TPN仅用于严重营养不良、肠瘘及短肠综合征者,应用时间不宜过长。

6.指导病人合理用药,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

(四)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克罗恩病的诱因及保健知识,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避免粗纤维多渣及刺激性饮食。

3.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教会病人自我观察。

4.嘱病人劳逸结合,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激动。

5.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有病情变化及不适,及时来院就医。

参考文献

[1]王田福主编.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73.

[2]方妙君,邱秀环,孙肇玢.护理程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5.

[3]邹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