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数学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数学教学中

王玉丹

王玉丹吉林省前郭县第三中学132000

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以“粉笔+黑板”灌输理论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引导启发式、讨论式、范例式、项目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方式,使数学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平等、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是在新课改下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拨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活动,学生把自己放在被动、从属的地位,教师要求如何做,学生就如何做,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如何纠正和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态,是唤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承载体,更是知识的开发体。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打消他们的顾虑,对积极发表个人看法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不以对错评价学生,只要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值得欣赏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明白参与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要让学生敢于面对现实中的自我,勇敢地挑战自我,在锻炼中成长起来。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优良的学习品质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在具体方法的安排上,首先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要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可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其次,教师要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地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事物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了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