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3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探讨

李万兴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过程中耗时最多、风险不确定性最强的,有效开展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对于提升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关键。本文研究结合相关理论,总结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普遍问题,进而从施工阶段不同参与者视角,提出造价管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

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一环,施工部门的步骤时刻影响着工程造价。诸如修改工程设计的施工方式、施工材料估算不合理、施工部门急于缩短工期等。而多个部门参与设计的管理制度是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的主要措施,在实践工作中去的了不错的效果。建筑施工管理也就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围绕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措施与手段。

在施工阶段需要开展有效的管理,才能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确保项目技术、质量要求等得以维持。而施工设计、签证和设计变更是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主要因素,会对造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保证工程管理质量是控制项目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程高效有序的运转,减少各种变更及施工安全事故。因此,施工阶段需要围绕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施工现场开展有效的针对性管理,最终确保项目造价管理阶段要求,实现项目施工管理的最优目的。

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方法与问题

(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方法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方法可以根据施工成本的形成前、形成中,和形成后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项目成本的事前管理

成本的事前管理指工程开工前,对影响工程成本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与监督。成本的事前管理大体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制定成本计划、规定消耗定额,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计量手段和经济责任制,实行分级归口管理等内容。具体包括:确定目标成本,采用正确的预算方法,对工程项目总成本水平进行预测,提出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包括降低工程成本计划、技术保证措施计划和管理费用计划等。

2、项目成本的事中管理

这里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成本过程控制。对目标成本要横向纵向地展开管理,形成一个目标成本体系,实现纵向一级保一级,横向关联部门明确责任,团结协作,使项目进展中每个参与的个人、单位、部门都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按照成本计划的实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成本的事中控制包括对实际成本进行监测和对各项工作进行成本跟踪。

3、项目成本的事前管理

将工程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计算成本差异,确定成本节约或浪费数额。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案例分析

A项目位于成都市近郊,该项目开发用地为商用住宅地,工程总占地面积187982平方米,一期占地85040平方米。在规划中,总建筑面积为293259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79789平方米,商业面积13470平方米,容积率3.45%。该项目在2014年9月开工,预计2013年12月竣工。其中,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在2015年底竣工完成,二期项目在2012年底启动。该项目采取EPC的建设模式,从项目的设计、采购到项目施工,都是由A企业完成。

1、选择合理施工方案

为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兼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效益,在该项目设计中,设计部给出了两种钢结构厂房设计方案,具体的设计方案及对比过程如下:

(1)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方案

则该设计方案的主结构造价由钢梁及钢筋混凝土柱组成,共计895501.5+12993.67+35934.14+19011.72=973631.96元。

钢结构厂房的设计还可以采取全钢结构的方式进行,则根据全钢结构的设计原理及要求,根据《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柱梁刚接,梁柱注脚与基础铰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门式钢架,通过注脚释放弯矩,达到钢材用量节约的目的。

上述设计中采取两种不同的主设计架构,形成三个可行的结构方案,其主体架构的造价分别为:973631.96元(钢筋混凝土+钢梁结构);857900.4元(双跨双坡的全钢结构);768534.75(双跨四坡的全钢结构。

在两个设计中,无论是地面、墙体还是屋面的造价都较为相似,并且全钢结构方案本身的自重较小并且较为稳定,因此,选择全钢的设计方案更符合经济效益和质量效益的原则。

2、施工成本控制限额的设定

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按照中标时审定的投资额对应的限定工程量和设计标准进行限额设计。各专业投资分配及对应工程量的控制由经理拿出分解计划,通过公司指定的审查小组审核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控制上,控制工程量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得突破。

3、材料及设备的成本与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由工程的安装价格、设备及其他费用构成,其核心在于设备及材料的选择。目前建筑工程可以选用的材料及设备较多,并且可替代性较强,价格与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成本控制中需要对材料及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控制价格与质量等。

4、施工造价管理的效果与不足

在确定本项目施工阶段的材料及设备,并且对现场签证进行确定后,该项目建设施工中重点根据合同价款和项目设计情况、进度要求、工艺要求,将整个项目分解。进行工程造价增减的分析,对项目的结算内容进行审核并制定审核报告。在审核报告内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造价和结算造价的对比分析,明确造价增减产生的情形并查找原因。借助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明确本项目建设中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吸取教训,为后续相似工程的工程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在建筑项目中,由于工程需求方对工程需求的单一性,本次审核报告的重点是对不合理费用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责任方责任,维护投资方利益。

但是,项目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在措施上做的比较全,具体执行上,还需要更多参与部门的配合。多数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人与执行者众多,大多数的执行人本身都是更具备施工技能,但是没有较好的施工质量管理专业知识与素质的,这就使得项目施工中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与落实程度不足,影响管理效果。近年来国内的施工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为提升竞争力,一些施工企业以降低安全管理投入为代价,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这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关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寻求改进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为了确保进度完成,施工单位可以加班加点赶进度,或者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完成进度。然而,施工方与监理方都是总承包方的内部成员,内部利益复杂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影响下,对于进度与质量的缺陷监理方可能不会进行干涉。这就需要兼顾进度与质量,强化过程监督,落实责任到人。而诸多有关住宅项目质量验收合格后短期内发生墙裂、渗水甚至坍塌的新闻信息,现实中一些明显存在质量缺陷的建筑结果。让我们必须反思质量管理,特别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方案是否存在不足,更确切的了解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不足并改进。

三、强化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建议

(一)细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案

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需要重视成本控制,并且做到:将施工成本的控制划分为:成本分析——预案——执行——结算的有序流程,实现了对施工主要技术的施工成本控制,为良好的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在目前施工建设中,由于多数技术人员的年龄相对较大,并且随着当前技术更新的加快,使得某些主要技术人员的技术理念和能力下降。并且由于很多项目工程师并不会直接参与全过程施工,这就是的施工的关键技术施工成本与施工的实际执行存在落差,可能出现无法有效实现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好的运用施工的资料准备及组织指导等,对施工成本控制者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并且注重对施工成本控制者讲述项目的最新技术,确保在施工成本分析中形成因技术的引用进而更切合实际的把握施工成本分析。还需要将施工成本控制者与施工现场进行连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者在完成施工成本分析后,能够通过现场分析和监管,发现更合理的空间利用和经费使用方案,提升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工期更短、效益更高的工程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以预算为基础,结合项目工程量清单绘制每个阶段或每个重要施工环节的费用预算,以约束施工阶段的经济活动。当然,预算的编制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并经过严谨的讨论和修改,符合项目进度与技术要求方可实施。在实施中,还需要强化对预算等执行的监督与激励,强化施工管理者、监理人员等严格按照预算约束开展和监督相关施工活动,确保造价管理目标实现。

(二)以合同管理为法律依据

格式合同在很多内容上并不具备灵活性,与实际施工项目的个性差异较大,因此提升施工合同管理效果,应该更多地将示范合同与特定条例结合起来,提升合同文本内容的准确性与独立性。特别是,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施工方与发包方都需要强化对合同核心内容的明细与协商,可以以工程量清单等为基础,辅助合同设立,进而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完整,清晰,为合同管理创造良好基础。应该考虑结合工程量清单,明确对施工组织设计从工程概况、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主要应对措施、施工组织与部署、主要施工方法、项目管理及保证措施、应急预案、总承包管理与配合实施方案等几个方面的整体部署与设计。通过它可以合理安排人工、机械、材料,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通过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又可以很好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意识。这样,就可以借助工程量清单,形成符合项目个性需求,覆盖施工方与发包方等参与者权责,并且兼顾施工可能风险与变更应对准备等核心内容在内的完整合同内容,以合同为法律依据开展施工造价管理,就可以有效降低合同违约等风险。

(三)以技术和现场管理为主要保障

要强化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效果,则需要特别关注施工技术的设计和运用,现场管理等真正影响其造价的施工作业环节。在技术层面,应该从技术图纸的设计到技术交底等,完全围绕项目需求开展,更多地借助立体化的图纸帮助施工者认识技术需求。并强化每个阶段施工部门的技术交底,确保各阶段技术达标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技术衔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强化现场的签证、安全管理等,规范现场施工秩序的同时,强化施工人员培养,提升现场施工的秩序性、安全性与文明性,辅助施工造价管理开展。为实现对项目工期的较好控制,项目管理方需要在设计及合同约定中,对项目各关键部分的完成工期进行细化,通过划分合理的工程进度及完结工期,对项目的工期不合理问题进行控制,这在本项目建设中已经基本实现。

(四)发挥监理单位功能

工程监理实际上也就是对工程建筑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一般覆盖项目全过程,以施工环节的监理实践最为广泛。相对于一般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而言,工程监理人员更加熟悉设计图纸、对于施工技术、技术安全性、项目质量要求等内容更加了解,并且与施工单位追求进度的目标不完全一致,工程监理更强调客观、独立地监督项目施工活动,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提升进度,有利于项目施工造价管理的优化。要发挥工程监理的职能,促进项目施工造价管理质量改善,就必须明确项目监理是独立的监督方,其利益应该与项目施工或投资方分开,必须确保其独立地行使监督项目运行的权力,才能确保其对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等造价管理相关内容的监督功能实现。国家应该尽快出台规范的工程监理招投标管理的政策法律文件,制定科学的评标标准,弥补工程监理招投标规则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在监理投标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符合工程监理行业的要求。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条文强制保护监理取费标准,使得行业取费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这样监理行业才可能走上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

(五)协调好设计单位、业主、施工者等参与者关系

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不仅仅与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行为有关,更与设计单位、业主态度等有着密切关系。应该强化设计单位与施工管理者的沟通,确保施工管理者完全了解设计理念、技术要求,明确应该达到的技术检验和质量检验标准。在施工技术交接中,也可以更多地与设计单位合作,以确保交接顺利完成。业主则需要强化其监督职能,不应该将项目外包后过度依赖建筑和监理单位,而是需要从招投标、施工管理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注重监督,及时与施工方等参与者沟通,进而将业主需求完全准确地传递出去。同时,业主也能更加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提出改进要求。

参考文献:

[1]陶干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4)

[2]陈巍.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控制[R].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9)

[4]李向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冶金,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