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节
(湖北直属机关医院耳鼻喉科430071)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激素在突发性耳聋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将3天内就诊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天后就诊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例数、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病例。结论:大剂量激索在突发性耳聋早期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应重视药物的副作用。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大剂量激索早期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213-01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是耳鼻喉科的一种急症,该病由DeKlevn于1944年首先描述。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约为10.7人/1万人,该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约占3/4,发病率可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多数方法疗效不肯定。随着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研究,激素治疗突聋显示出独特的意义[1]。笔者以我院耳鼻喉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大剂量激素进行治疗,其对突发性耳聋的早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5.56±7.19)岁;其中伴有耳鸣者64例,伴有眩晕者27例,同时伴有耳鸣和眩晕者21例;有2例发病前3个月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6例发病前1周有感冒病史,其余病例无明显诱因;就诊时间为47小时~8天。治疗前的听力水平为35dBnHL至全聋,平均听力水平为76.25±18.96dBnHL;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史。根据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将3天内就诊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天后就诊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当日口服强的松100mg/d,连续使用3天,3天后减少用药剂量至70mg/d,再连续使用3天,然后再减少用药剂量至50mg/d,使用2天,接着减少用药剂量至10mg/d,使用1~2天,同时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稀释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一次/d.使用维生素B1针剂100mg。维生素B12针剂500ug,肌肉注射,一次/d.
1.3疗效判定标准[2]
根据治疗情况,将疗效判定标准分为4级,即:⑴痊愈:经过治疗后,0.25kHz~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⑵显效:0.25kHz~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nHL以上。⑶有效:0.25kHz~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dBnHL~30dBnHL。⑷无效:0.25kHz~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nH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对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痊愈例数、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n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有效率(%)
对照组3351261069.70
观察组3915﹡135﹡684.6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病例不良反应的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病例。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突然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一般情况下可在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小部分患者可在3天以内丧失听力,大多数患者会伴有耳鸣的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耳内发闷、胀满及阻塞感,较少的患者耳聋的同时可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感,常伴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于发病7天左右眩晕减轻,如耳鸣、耳聋无好转,伴有眩晕者听力损失多较重,也不容易恢复[3]。有关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普遍认为多与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内淋巴水肿、迷路膜破裂等有密切关系[4],该病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的及时性有关,可视为耳科急诊进行治疗,就诊时间以7日内为宜,10日后就诊效果不佳。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有活血化瘀、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还有高压氧、高氧液以及激光理疗等,但疗效多较差[5]。
激素类药物是近些年来被公认的治疗突发性报耳聋较为理想的药物,其对内耳组织具有抗炎、改善内耳微循环、消除水肿、改善电解质紊乱、增加内耳血流量、免疫抑制等功能[6]。特别是对可疑病毒感染致聋的患者,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用药方法为大剂量递减法,发病后早期应用效果较好。突发性耳聋的激素疗法,最初为Wilson报道,但多年来使用强的松最大量为50~60mg/d,这种剂量的药效目前尚存在争议。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因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有很多的副作用,所以,临床医生在大剂量使用激素类药物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了确保用药安全,临床医生应选择耳聋程度较重,估计常规疗法不易奏效,全身情况健康的病例使用。此外,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痊愈例数、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大剂量激索在突发性耳聋早期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应重视药物的副作用,加强监护,据报道[7],鼓室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替代方式。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局麻下切开鼓膜,由鼓膜切口放置通气管,经通气管注入药物。也可将内耳微导管置入圆窗,通过微导管持续注药,此方法可使圆窗膜直接吸收激素进入外淋巴,可让药物更稳定地通过圆窗膜以保证外淋巴中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参考文献
[1]毛贺娟,卢振民,张华荣,等.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两种给药途径疗效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203-2204.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3]周彬,韩国均,隋虹,等.突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1):13.
[4]CadoniG,AgostinoS,MannaR,etal.Titleclinicalassociationsofserum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iesinpatientswith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J].
Laryngoscope,2003,113(5):797-801.
[5]武玲芳.突发性耳聋5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11):44-45.
[6]周清.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2):183-185.
[7]杨军.鼓室内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8(12):77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