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为了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深度思考“为了谁”

谢翔宇

谢翔宇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255200

摘要:庭院深深深几许,课堂教学为了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生为本,激扬生命,让学生真正体验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也许是我们教师应该真正努力的方向。文章从事例到方法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的四个“为了谁”,声声追问,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要以学生为本定目标用方法选案例作评价

为了上好课,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有人把这个过程叫“磨课”,有人把这个过程叫“炼课”。教师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磨课”和“炼课”当中度过的,是真正追求卓越、永不停步的历程。但当我们不断追求教学艺术成熟与完善的同时,我们往往会忽略教育的出发点和本质,下面我就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目标为谁而定?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要求我们确立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通过上课得到心智上的提高和思想上的升华。案例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确定教学目标除了考虑课标、大纲的要求,更要立足社会现实以及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尤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一定要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误解,恰当释疑,合理引导。

法国总统萨科齐身陷“献金门”,英国《世界新闻报》爆出“窃听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因“性丑闻”宣布辞职并宣布退出法国下一任大选……对这些事件的追踪报道,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政界的腐败,同时也让很多年轻人误认为这是政治民主的象征。

针对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和误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通过介绍现代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特点,让学生在了解当代国际政治的同时,通过比较,进一步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这一点一定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当中,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第二,方法为谁而用?

教学方法无疑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我却更希望教师们能多考虑为学生服务。一次听课,教师抛出辩题,学生们很积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我们正在被学生的智慧和幽默感染时,执教教师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急忙把学生拉回来,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听见身边一直很积极的男生咕囔着,“都有标准答案了,还让我们辩论啥,真没意思!”

我不是批评这位老师,而是在反思我们是不是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学生也就在被一次次利用后,失去了激情。这个案例提示我们,确定为辩题的一定值得辩论,而不是一边倒的结论性的东西,否则站在对立面上的学生会受到打击,即使站在正面的,证明一个早有定论的东西又有什么成就感呢?所以我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更应该为学生服务。

第三,案例为谁而选?

案例在政治教学中的使用几率是非常高的,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挑起辩论等,如何选择和呈现案例,怎么利用和挖掘案例,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尊重生命,使其鲜活而高尚。政治课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爱别人、理解责任和承诺、懂得感恩与报答、学会明辨是非。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确看似完美的三权分立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局限性,我选择了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申请安乐死的经典案例,通过特丽的生死选择升级为5年政坛争斗的事实,让学生看清了三权分立存在的问题。

案例的使用和呈现要善于留白。使用案例时,要给学生留下猜想和想象的空间。“留白”是一种教育智慧,往往会擦出很多“意外”的火花,正确引导点拨,就会成为燎原之势,这正是课堂中“生成性”的体现。例如,在导入“美国的三权分立”一课时,我就大胆提出:“假如奥巴马被劫持,美国将会怎样?”既然是子虚乌有,就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并在说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认识到美国三权分立的特点。

第四,评价为谁而做?

提倡赏识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个性的好方法,但也不是说所有的答案都可以简单地用“好”、“不错”,这样的评价,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失去兴趣。

教师的评价首先要真诚,发自内心;其次要仔细聆听,切中要害;再次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最后一定要提出要求,明确希望。评价的语言要力争生动、有建设性,如:“你真是个有心人,连细节都没放过。”“你看问题很辩证呀,有哲学家的潜质。”“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能从另外的角度再补充一下可能会更全面,愿意再试试吗?”“你看声音洪亮些、自信一点多好!”丰富、生动的语言,既可以为课堂增添更多趣味,也可以化解学生发言的紧张与尴尬,同时提示同学们向他学什么、应该怎么修改和补充。一句发自肺腑、充满真挚期望的评价会温暖学生的心灵,照亮他拼搏的路程。

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政治教学真正的难点不是知识上的易混易错点,而是让学生正确、理性、全面地看待和评价社会现象,通过亲身参与或情感体验认可自己所学的。

好的政治课当如磅礴大海包容世界,教会学生心怀报国、放眼未来;好的政治课当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教会学生感恩社会、尊重他人。身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所驾驭的课堂,与心灵对话,与智慧相伴,与生命同行;同时我们也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如果上每节课之前我们都能想想是“为了谁”,我想我们就会少一些困惑与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