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符宇宙论哲学思想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王符宇宙论哲学思想探析

仪卫国卫鹏

◎仪卫国卫鹏

(西藏民族学院思政学院08级中国哲学专业,陕西咸阳712082)

中图分类号:B23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54-01

摘要:王符宇宙论是王符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宇宙论应分为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两个方面,王符的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存在着矛盾的地方和不彻底性,在生成论上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而在本体论上他却认为“道”是高于“气”而存在的本体。

关键字:宇宙;道;气;本体

王符(约公元85~162),字节信,安定郡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哲学家,社会批判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

一、宇宙生成论

汉代是以研究宇宙生成论著称于世的,这是汉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宇宙论应分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两个方面。但宇宙生成在古代是哲学问题,在现代是科学问题,只有哲学本体论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

汉代的宇宙生成论,以《淮南子•天文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淮面子•天文训》中说:“天地未形,冯冯翼翼,……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意思是说,天地未形之前的浑沌状态叫做“太始”。从道来说,开始于虚廓,然后有宇宙,有气。清阳的气,抟合快,先成为天;重浊的气,凝聚慢,后成为地。然后才有四时的变化,万物的产生。那么虚廓是什么呢?它在气和宇宙之先,它是混沌的物质性形态,还是精神性的实体?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从《淮南子》的自然生成论的思维方式来看,虚廓相对于具体的有来说,是属于“无”,但并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只是气和有形宇宙之先的一个自然阶段。此外,两汉时期对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进行描写和论述的还有《易纬•乾凿度》和张衡的《灵宪》。

《易纬•乾凿度》中说:“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纬》以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

《灵宪》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宇宙论。关于世界的起源,他说: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同气色,浑沌不分。把天地的起源分为三个阶段:最初阶段叫“溟涬”,指“不可为象”的未分化的元气。“溟涬”亦即“虚无”,它是“道之根”。第二阶段叫“庞鸿”,指广大统一的元气或“浑沌不分”的“有”,也叫“太素”,它是“道之干”。第三阶段叫“太元”,指元气剖分为天地,天地合气,阴阳构精,便生育出万物。所以“太元”是自然界的原始,它是“道之实”。可见,张衡认为宇宙的生成和演化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同样否认了万物有一个创造者的说法。

以上三种宇宙生成说,代表了两汉人对宇宙生成的普遍看法。汉代的宇宙生成说和当时天文学理论中的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等宇宙结构理论密切联系,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宇宙理论。

王符的宇宙生成论明显地继承了上述三种宇宙生成论的模式,同时也有所创造和发展。通过对《本训》的分析,得出王符认为“元气”是在宇宙一开始就有的,这个时期叫做“太素”。省略了《淮南子•天文训》中的“虚廓”阶段和《易纬•乾凿度》提出的“太易”、“太初”、“太始”阶段,以及张衡《灵宪》中的“溟涬”阶段,也就是那个形容“虚无”的阶段,表现了更加浓重的唯物主义色彩,他直接承认了“元气”是宇宙形成的最初物质,在它之前没有其它物质的存在。同时,在这三种宇宙生成论中“元气”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而王符的宇宙生成论则更加的提高了“元气”的地位,把它作为宇宙的唯一本源而存在。

进而,王符又从演化过程排除了和否定了元气之前或元气之上的外因说和他因说。由于元气自身的内因和自因,分出清浊,变成阴阳,然后产生天地万物和人类。这种演化的过程,完全是一种“莫制莫御”和“翻然自化”的过程。如此鲜明地用元气“自化”论述宇宙的演化,王符是两汉以来最杰出的一位代表。循此前进,王符又用这种元气论具体解释宇宙和世界。按照他的观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特点,都根源于“气”,都依赖于“气”。即使被汉代官方哲学极其神化的各种灾异和怪物,在王符看来,同样是“气”的作用、“气”的产物。它们虽然看起来神乎其神,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神灵在中间主宰。

其实,不但天地日月和各种自然变异,就是人和草木禽兽,亦无不由“气”所生、为“气”所养。人的耳目听闻是以“气”感心,人的精神志意是“气”之所施,人的胚胎、肉体、血脉,志意也都是气“资和”以“养性”。两汉以来,也没有任何其他人物可以同王符齐肩相比。

二、宇宙本体论

在宇宙生成论部分王符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所有正常的或反常的现象,都是由气造成的。但是,他又说:“是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本训》这里他论述的是道与气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气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道产生的,道是气的根本,气只是道的物质载体,所以气的作用,实际上是道的作用的一种具体体现罢了。王符认为道与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如果没有道,也就不会有气;必有其道,“其气乃生”。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气,道的作用也就无法体现。因为“道之为物也,至神以妙;其为功也,至强以大。”道是一种“至神以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功用虽然“至强以大”,但它本身不能直接产生作用,所以必有其气,“变化乃成”。

具体到人,王符认为其它万物虽具有“灵性”,但都无法跟人相比,他说:“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以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

道永恒地存在于天地宇宙间,是宇宙的普遍规律。王符说:“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为者,盖所谓感通阴阳而致珍异也。”《本训》这里王符强调了“人道曰为”,“为”是“道”在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使人和天地阴阳相互感应。这样,王符所说的“为”就跟我们所说的“为”不同。我们所说的“为”是用知识和技术改造和利用自然;王符所说的“为”主要是靠“感通”,以道德行为感动自然。王符所说的“人道曰为”既具有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又肯定了“天人感应”的能力。“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书》曰:“天功,人其代之”。《潜夫论•本训》人们管理天地之间万物,如果做恶,必将遭受天地的惩罚。这里王符显然受到了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说的影响。

同时“道”又是一种最高的道德,人们受“中和之气”的滋润程度不同就成了个体德性不同。一个人由“中和之气”而生成,继而又更受到“中和之气”的滋润,那么他的心性意志就坚贞清廉,有着纯洁的胸怀而身体力行,他就会遵循“道”,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可见气禀论对王符人性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在实际社会中,有的人是乖戾之人,性格邪恶,就会违反社会的法制,这就要遵照社会之法。因此,社会要以淳和之气养教人民,直到社会和谐。这就是王符所说的“是故法令刑赏者,乃所以治民而致整理尔,未足以兴大化而升太来也。夫欲历三王之绝迹、臻帝皇之极功者,必先原元而本本,兴道而致和,以淳粹之气,生敦庬之民,明德义之表,作信厚之心,然后化可美而功可成也。”《潜夫论•本训》

三、小结

综上所述,王符的宇宙论最终的落角点在社会,在人身上。他所主张的“天人感应”说也正是为了从外在方面对人和社会做出某种道德上的约束,以使人和社会能够符合“道”的规律性,从而使整个世界充满“中和之气”。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表现了他渴望改变东汉末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同时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也丰富和完善了他对自己“道”的诠释。从整体上看王符关于宇宙的论述,在生成论和本体论上还是存在着矛盾的地方和不彻底性,这是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和学术水平所局限的。但他的主观动机是好的,这点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刘文英著,[M]《王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2]王符著张觉译注,[M]《潜夫论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0。

[3]刘文英主编,[M]《中国哲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2。

[4]谢丰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