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尊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尊严

董素美

董素美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62700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自习课上,你亲自为学生分发作业,却因为记错了个别学生的名字而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新授课上,你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很快,在教室的角落里,一个学生兴奋地高举起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你很高兴,刚想叫他回答,却苦于一时叫不出他的名字而只好作罢;校园里,你的学生主动向你问好,并自告奋勇帮你把手里的重负提回家。走在路上,你感到难堪,因为你想跟他交流时却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他到底叫啥……

不怕同事们笑话,我就不止一次遇到过这种尴尬。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学生,往往是我们习惯称呼上的“差生”,或者是班里那些因成绩平平而整日默默无闻的学生。每当这时,我常常感到后悔和难过,为自己的疏忽,更为这些学生尴尬的处境。我知道,他们是一些多么单纯善良的孩子!每一次,我都害怕直视那一双双眼睛,那清澈的目光里,该包含着多少失望、多少无奈!

忘记学生的名字,在一般教师看来也许是平常的事,不值得小题大作,尤其是忘记了班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名字。“班里那么多学生,我哪能记得住啊!”“要怪只能怪领导,我们也很无奈。”说实话,每次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心底就会隐隐作疼,为这些学生,为自己的良心,为越来越变味的教育。我深知,就其实质而言,教师的这种忽视就是一种歧视,是对学生个体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的漠视,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精神的体罚!孰不知,恰恰是这种忽视和歧视,不但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灵因此受到了伤害。因为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比任何时候更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更渴望从别人眼里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肯定。青春是一座绿意葱葱的花园,教师的尊重和关爱犹如阳光,如同雨露,有了她,心灵之园才会枝繁叶茂、五彩缤纷,才会开出鲜艳芬芳的美德之花、智慧之花!关爱和尊重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动力,是照亮心灵的点点灯光,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来自教师的关照,如同心灵之田得不到阳光的临照,终有一天精神之花便会干涸、凋零、枯萎,一个学生潜在的才能也许会从此无声无息。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更严重的是,有调查发现,这样的学生,如果其被漠视的处境长期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封闭,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是可怕的,对我们的社会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有时我想,我们每天都在说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尤其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步维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使得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集体无意识地把学习成绩作为了评价学生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尺。“唯才是举”的高考录取制度,对教师的评价标准的日趋单一化,不仅将老师和学生一起变成了考试的机器,也使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是为了教书育人的理想和神圣使命在教师的心中渐行渐远,以致模糊甚至淡忘,高尚纯洁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被急功近利的阴云笼罩,且正在变得越来越扭曲和畸形。其结果,班里升学有望的学生理所当然受到了每位老师的格外关照,而那些几经努力后成绩总不见起色的学生渐渐受到冷遇。以致一个学期下来,老师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其实,他们原本也有一颗金子般美好的心灵,他们也想得到老师的关注,而老师的一次次忽视和遗忘却最终使他们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一块块沉默的石头!这不能不说是为师者的悲哀,更是当前教育的悲哀。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这里的人,应是具有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的完整的人。这就注定了教育的内涵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应该多一些人文关怀,包括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而后者比前者要重要得多!事实证明,一个经常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尊重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思想,进取心更强,因而成年后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另一方面,教育成功的标准也不应只是看学生是否升入了大学,是否升入了名牌大学,更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用乐观的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总之,真正的教育者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非眼前的得失成败。可是,看看我们的教育,还剩下了多少人文的内涵?全民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得教育不可避免的越来越世俗化、功利化、工具化,升学成了求知的唯一目的,成绩几乎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此,真正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还有几人欤?

去年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引起了所有中国人的共鸣,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这反映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人的个体生命意识已经觉醒。可以说,中国人对个人尊严的关注和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不能不让人感到鼓舞和欣慰。由此想到,“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尊严”是否也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自觉追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说道:“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不仅供给我们的学生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尊严感。”今天,我们倡导人文、绿色、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倡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教育,个性化教学,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我想,尊重学生,是否首先意味着对其个体生命存在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没有关注,就谈不上尊重。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尊严,就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吧。记住他们的名字,也就是牢记住了为师者的责任,教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