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书(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44000)
【中图分类号】R51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051-03
【摘要】目的分析宜宾市2004-2011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宜宾市8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395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1.01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8/10万。全市十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8年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以散发为主,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防控策略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季节性虫媒传染病,病死率高(5%~35%),后遗症严重(30%~50%),严重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宜宾市地处乙脑流行区域,与我市毗邻的泸州市、云南省的昭通市等是乙脑高发区,因此,10个区县均有疫情报告,乙脑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为探索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以后我市乙脑的流行情况及变动趋势,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宜宾市2004~2011年的乙脑疫情进行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乙脑疫情数据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病例信息来源于各区县上报的乙脑个案调查表,人口数据来源于宜宾市统计局。
1.2统计方法用Excel2003将收集的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2结果
2.1流行强度
8年间,宜宾市共报告乙脑病例395例,死亡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28/10万,病死率为2.78%;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2004年(1.570/10万),发病率最低的年份为2010年(0.572/10万)。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1年疫情略有回升(见表1)。
表1宜宾市2004-2011年乙脑流行强度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地区分布
2004-2011年,宜宾市的乙脑疫情呈散在发生,10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无暴发疫情出现。报告病例较多的区县为兴文县(64例)、宜宾县(61例)和筠连县(49例),报告病例较少的区县为南溪县(15例)和珙县(20例)。
2.2.2人群分布
在报告的395例病例中,男性230例,女性病例165例,男女发病比为1.39:1,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最小的为5月,最大的为54岁,发病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0-14岁儿童占97.22%。
2.2.3时间分布
8年间宜宾市报告的395例乙脑病例,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7-9月,报告病例343例,占全部发病数的96.46%,5-6月、10-11月,仅有散在病例发生。
3讨论
3.1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宜宾市2004-2011年的乙脑疫情特点为:总体发病水平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7-9月,病例高度散发,集中于0-14岁年龄组,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2]。乙脑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病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蚊虫孳生和乙脑病毒的增殖[4]。同时,由于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活动范围广,自我保护意识差,受到蚊虫叮咬的机会较大,易感染发病。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水系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植被丰富,雨水丰沛,全年气温较高,适合蚊虫繁殖,且农村家庭多有圈养猪,存在乙脑发生的自然条件,同时,与我市毗邻的泸州市、云南省的昭通市等是乙脑高发地区,因此,乙脑防控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我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3.2防控对策(1)预防接种: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5]。近年来,通过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工作,特别是在2008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后,我市的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为进一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提高疫苗覆盖率,减少免疫空白,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同时,我市应切实落实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强化流动人口和计划外出生人口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农村、偏远地区和流动人口密集地区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以进一步降低乙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广泛、持久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乙脑防治知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促使家长自觉参与乙脑疫苗接种。(3)控制传播媒介:防蚊灭蚊是防治乙脑的根本措施。蚊媒控制对于乙脑和其他蚊媒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开展以灭蚊、消灭蚊虫孽生地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群感染机会,从而降低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4)完善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开展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猪(牛)等乙脑病毒储存宿主感染率监测、蚊虫密度监测等监测工作,动态掌握人群隐性感染率及蚊虫消长等情况,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预测乙脑发病趋势,为适时调整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乙脑是经蚊媒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病不仅与人群的易感性、免疫接种状况有关,还受到蚊虫密度、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个人生活习惯和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开展乙脑防控工作,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蚊灭蚊,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条件,提高预防接种率等,同时,还必须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特别是对蚊虫密度的监测,以了解其消长情况,对乙脑疫情趋势做出预测,并结合年龄、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避免暴发流行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陶三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监测及预防[J].中国计划免疫,2010,8(4):226-230.
[2]陈园生,梁晓峰.中国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3):199-200.
[3]吴玉卿,颜翠兰,林国华,等.福建省龙海市1987-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9):1129-1135.
[4]李倩,凌罗亚,郁子扬,等.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4(5):269—270.
[5]蒋凤,张丽,刘铭,等.贵州省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25—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