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龙琴(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名居小学重庆北碚400707)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02-01
小学科学要着重强调学生的发展,开展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满活力的科学教学氛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要讲究教学效果,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1.密切联系生活,增强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小学科学起源于实际生活,又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所发生的现象。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其需要老师将实际生活作为基础,生动地阐述科学知识。实际生活与科学知识的相联系让学生愿意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整节课堂的氛围非常活跃的,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地位。比如:当老师要讲解《生命离不开水》这一教学内容时,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提取物体内的水分;掌握常见食物的含水量。本节课的主题是水,水是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生命之源。水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这样的问题:关于水,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1: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喝水,不喝水就会渴死了;学生2:我们家里养的小狗也要天天喝水;学生3:浇花、种庄稼也需要水。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动植物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水资源。在认识完水资源的重要性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提取蔬菜、水果中水分的方法,通过这样做学生能准确地认识本节课的知识,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
2.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1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问
当学生有问题,才会主动学习,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动力。如果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多问一些为什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快速得到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不够熟悉的自然现象与问题,或者不太清楚的知识,不按传统方式教学,而是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提出问题。如:刚进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有限,不知道自然界为何物,更不知道怎样定义。此时可以借助风景图片的形式,为学生讲述自然界动物故事,为学生展示各种实验仪器,或者展览各种树叶、种子与植物标本,在这期间,学生对自然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在观看的过程,学生也产生了很多疑问,每节课下来,学生都会围着老师问各种问题。每当看到学生有所收获,不仅学生老师开心,家长也放心。
2.2优化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作为一段复杂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教法与知识传导的过程,优化教学必须借助一定的条件主动加入学习,这样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科学选材,让知识更具有逻辑性与系统化。在这期间,学习材料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在学生能力范围,提高学习自觉性。科学组织教材,就是将更多精力放在转化知识上,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从而自觉的纳入知识框架,最终形成良性的认知过程。如:在《探索马铃薯浮沉的原因》中,可以先在课堂上演示,把马铃薯放到事先备好的水槽中,然后再引导学生观看水底现象,不断往水底加盐,在盐溶解的同时,学生惊讶的发现马铃薯逐渐浮出水面,这样让其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另外,老师还可以选用接近生活的素材进行演练。如:在《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中,先组织学生开展骑单车活动,当活动结束后再引导学生思索行车距离受那些因素影响?引领学生在理解课程内容期间,提高创新意识。
2.3展开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老师必须适当放宽权限,引领学生主动实践、探索,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作为研究者、发现者在实践中获得的快乐。如:在讲解《我们知道的磁铁》一文,先让学生主动制作指南针。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不同学生制作的指南针不同,非常具有创造力,部分学生会借助细线吊起钢针,有的学生则会把磁化钢针放到塑料泡沫中,在学生感受动手快乐的同时,发散思维。又如:在《植物的叶》中,先引领小学生搜集叶子,同时把它们带到课堂,以分析不同叶子的差异。结合分类方法做好叶子分类,如结合颜色、大小与叶脉进行分类。在总结中,让学生快速找出不同叶子的差异与一致的地方,这样既能完成课程任务,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认知心理学表示:思维源于动作。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应结合实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和浮》中,先让学生理解物体沉浮规律,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有的学生利用两个哇哈哈塑料瓶,通过透明胶布,让其连接成船体,然后在两端钻上小口套上吸管,一端露出出面,一端插到瓶底。如果想让瓶子沉淀就必须吸出瓶子内部空气;如果想让它浮出水面,可以用嘴巴吹入气体,让水排出。在整个实践过程,不仅发散了思维,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事实上,经历探索科学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3.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其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也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平台,使其在合作学习中收获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就成为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在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时,学生主要是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讨论与合作中学生会逐渐形成集体意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适当拓宽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学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学生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购买科技读物或影像资料来充实自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究一些课堂无法探究的问题,也可以倡导学生调查收集家乡的资源情况……逐步帮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习惯,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期找到更为适合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