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殖之精与肾脏作用的讨论

/ 2

关于生殖之精与肾脏作用的讨论

张言慎

张言慎(昌邑市卫生学校山东潍坊261300)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410-02

【关键词】藏精五脏元气先天后天肾

此讨论是源于读了《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1995年第一版)。又读了《黄帝内经·素问》有关章节,结合“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精神。即有了以下几点讨论:一、有关精的储藏部位及生殖之精的生成过程。二、生殖之精的作用。三、肾的有关作用。四、关于元气。

根据教材(即《中医基础理论》,以后称教材)的理论,将人体内精气分为先天、后天及生殖三类。先天受之于父母、后天源于饮食,生殖之精则是俩者的结合体。三者俱存于肾脏。未论及其他脏腑的藏精作用。生殖之精能化生元气,是人体脏腑机能的动力来源,脏腑的机能(包括由五脏决定的体型、肤色、容貌、性情等)皆受控于生殖之精所产生的元气。未论及五脏对生殖之精的影响。因此,生殖之精是保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肾脏因能藏生殖之精也比其他脏腑显得重要。被认为是生命的根本。本文对此另有不同的看法:

一、有关精的储藏部位及生殖之精的生成过程

先看内经关于藏精及生殖之精生成的理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1)说明五脏中每一脏都藏有精气,非独肾脏能藏精气。肝藏风木之精气,肺藏燥金之精气,肾藏寒水之精气…。正因为五脏所藏的精气不同,决定了五脏有不同的功用:肝,升发、疏泄,在七情为怒。肺,肃降、收敛,在七情为悲。肾,闭蛰、收藏,在七情为恐。心…。所不同的是:肾脏除了藏有本脏的寒水之精气外,兼藏生殖之精。生殖之精源于何处?内经有明确的论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2)不难看出:生殖之精源于五脏,由五脏之精混合而成。生殖之精的生成、增减、有、无取决于五脏的盛衰。五脏盛,产生的精气即“盛”,各脏所产生、储藏的精气盛—盛至除发挥其作用外(如肝的疏泄,生成筋、肾的收藏、生骨髓,肺…),还有盈余,即在肾的收藏作用下收藏于肾(包括肾本脏之精)成为生殖之精,随五脏日盛而日渐增多直至溢泄而具有了生殖能力。因此,生殖之精储有五脏信息。父母五脏的状况可由子女反映出来(体型、体力、肤色、容貌、性情、神智等)。若五脏未盛或不盛(年幼或体弱)或由盛转衰(由壮而老),五脏之精气盈余减少、或无盈余、或未盈且虚,肾所藏生殖之精就会溢而量少或无精可溢。

生殖之精源于五脏所藏之精,五脏所藏之精气源于何处?一是源于父母之精,父母之精相合,在生成五脏的同时,源于父母的精气—即先天之精气即留在了相应的五脏作为原始的生命基础而发挥作用。因此,五脏的每一脏都藏有先天精气,都是先天元气的发源地。二是源于五谷、五蔬、五果、五畜等五味精微(后天元气)。五味精微经过脾胃(后天之本)的运化各归藏其相应的各脏,(脾胃者,仓廪之官,无味出焉;(3)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4))成为后天之精,化生后天元气。为先天之精加量、助能。

由内经理论可以看出:五脏皆藏有精气,皆能化生元气。非独肾脏。生殖之精虽藏于肾,实源于五脏,是五脏精气的混合物。于生殖作用有其实际意义:父母五脏所藏精气不断地受到后天因素(如饮食、七情等)的影响,此影响不但影响父母自身的精、气、神,还能因为五脏精气变化引起生殖之精的变化而影响下一代的精、气、神。在养生保健时,不要只重视保肾、补肾。其余四脏同样重要,木桶理论同样适用于养生保健:任何一脏失常(即组成木桶某一板块缺损),都会使健康木桶的健康水平下降、患病、死亡。

二、关于生殖之精的作用

涉及到生殖之精是否能产生元气而成为生命的动力?本文与教材有不同的看法,探讨如下:

中医理论始于古圣贤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研究:“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最终得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5)的结论。

“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分五方。五方天之气:风、寒、暑、湿、燥。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五方地之形:金、木、水、火、土。天地五方形气生成人之五脏。根据一元论,混沌元气分解(混沌于当今已消失)为天地五方,五方之形、气各有不同(气有多少,形有盛衰),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如东方、南方温热,万物生旺;西方凉燥肃杀;北方则是阴冷、闭蛰之乡,诸物休眠,是无生无化之处。各方所有的作用由各方的天地形气所决定,并非由混沌元气所支配,因为混沌作为天地的先天已不复存在。这是一浅显道理,不难明白。生殖之精作为下一代生命的先天,可比混沌。下一代形成之时,生殖之精不复存在,已作为先天之精分存于五脏(就象混沌分化为天地五方)。是五脏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先天元气分存于五脏,以传承、发挥父母五脏的作用。人类的五体(筋、骨、皮、肉、脉),五官、七情、神智等受五脏精气调控。并非受肾内未分化的生殖之精调控。

生殖之精是下一代的先天之本。为下一代提供先天元气。但在未发挥生殖作用之前(即男女精血未结合之前),是否如教材所述在自体肾内即能产生元气?答案可在天地自然“诸物”、“诸身”之中寻找。

“诸物”:自然中的诸物应以有生命的诸物为例:鸟兽虫鱼、百草树木。诸如此类都在随四季繁衍生息,繁衍生息离不开生殖之精。鸟兽虫鱼的生殖之精是否能在自体之内化生元气?难以直观。草木生殖之精,即草木的籽实易于直观:籽实之质量取决于草木的强弱,而草木的强弱并非由自身的籽实所决定。由此推断,籽实并不能化生元气反哺草木自身。同理,人体内生殖之精也不能化生元气作为自身的生命动力。再说,生殖之精封藏于肾。即相当于处于冬令(肾在四季为冬,主闭蜇)至阴环境的籽实,是蜇藏的、休眠的、不生不化的。怎能产生元气?

“诸身”:女子一生无生殖之精溢泄,只有在阶段期间内有“月事以时下”,而“月事以时下”是“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结果。说明肾无生殖之精。旧时太监也无生殖之精。按教材的理论:无生殖之精即无元气的来源。果真如此,此等人类体无元气?

经过以上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殖之精并不能在自体内化生元气反哺自身。生殖之精确能化生元气,但化生的是下一代的“先天元气”。必须在男女精血结合之时,作为下一代的“先天之本”,才开始化生下一代的先天元气。

生殖之精的作用无非有二:一是繁衍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精、气(元气)神的基础。二是产生与提高性欲,生殖之精是性欲产生主要因素之一,其与尿液多了作用于膀胱、粪便多了作用于肛肠,引起小便欲、大便欲的原理一样的。

三、肾的有关作用

肾的作用只讨论肾与元气的关系。教材在这方面对肾是很重视的。不只是教材,现在的中医界、时下流行的保健方法。无不把肾视作健康的保证、长寿的基础。不知道中医的祖爷爷岐伯、黄帝知道后有何感想?是欣慰?欣慰其经典之道得以发扬光大?还是感慨?感慨其经旨被不谙天地之道的后世名医们(如赵献可)“修正”了。但应该知道的是:肾在四时为冬,在五方是北,其功用主要是“收藏,闭蛰”。肾脏确实藏有元气,此元气与其他四脏一样:受承于先天父母,又赖于后天饮食的持续补益。并不是自体内生殖之精所化生。其元气的功用可由为肾的“闭蛰”,“收藏”功能表现出来。若收藏力弱则可见:崩漏、遗忘,遗精、遗尿、遗矢、失眠,汗出,浮喘,水泛,火升,脉浮、脉促,骨软、骨松……。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认为:1.五脏皆藏有先、后天精气,都是先天之本,非独肾脏。先天之本应有两项作用:一是能收藏父母先天之精。二是能为生殖下一代产生生殖之精,五脏都具备以上两项作用,所以,五脏都是先天之本。2.生殖之精在未与女子精血结合之前并不能化生元气。3.先天元气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而生殖之精源于五脏,因此,五脏的每一脏对于生殖之精的质与量都是重要的。都能影响下一代。不要只重视肾。后天的元气源于水谷,水谷化为元气离不开脾胃。因此,一个健康的生命,先天离不开父母健康的五脏,后天离不开自身健康的脾胃。(至于赵献可把肾阳作为脾胃运化的动力一说是否合乎道理,作另文讨论)4.肾的作用是生命所依仗的生、长、化、收、藏诸环节中的一环。主司闭蛰、收藏而已。

参考文献

[1]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

[2]同上:上古天真论篇.

[3]同上:灵兰秘典论篇.

[4]同上:阴阳应象大论篇.

[5]同上:宝命全形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