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中“说话”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浅谈语文学习中“说话”能力的培养

王芳

关键词:语文学习;培养;“说话”能力

作者简介:王芳,任教于安徽繁昌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2008年被评为芜湖市第四届“教坛新星”;2009年成为繁昌县首批学科优秀教师;2009年获得芜湖市高中语文教师课文朗读比赛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繁昌县“骨干教师”。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由“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将主要精力用在了“阅读与鉴赏”上,以至于学了十几年的语文,仍然有不少学生作文中写不出通畅的话语、课堂上不敢大胆说话。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表达与交流”指的是“书面表达”和“口语交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口语交流”则是使用最直接、最频繁的。笔者任教于普通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普遍内向而胆怯,口语表达能力薄弱,自信心不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不敢与教师对话,更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笔者只就“口语交流”之“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实施平等对话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专家认为,“平等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动态教学过程,它的美学价值来源于师生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和认识,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激赏,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

语文教学是通过对话,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以致形成师生间真诚的合作,分享学习的乐趣。“教师面对有争议的内容时,恪守中立原则,并保护所有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施良方《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允许学生说完。而教师的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意见、对问题的见解,用商讨的方式讲给学生,以便学生对问题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亦或是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时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容的氛围中探求知识,体验语文教学的美好。印度诗人泰戈尔说,“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空自由翱翔”。笔者一直告诉学生,语文学习中没有“标准答案”,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最精彩处不是教师的侃侃而谈而是师生心灵相融进行的激烈讨论,我们更喜欢听到教师这样的课堂语言——“同学们说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也有一种认识,你们想听听吗?”其实,当教师真正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分子,与学生一起读书讨论,并不时有会心的微笑展现在脸上,课堂才会变得温馨和谐,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快乐的学习境界,学生才会敢于回应教师的提问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创新语文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

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既提高了语文能力,又增长了才干,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有了这种大语文教学观念,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出来,让课堂活起来。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来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

1.诵读式。诵读式绝非创新的语文教学形式,可是笔者发现这一传统而简单的形式在教学中若运用得当可以使爱说话的学生更喜欢语文,更可以让不敢在课堂说话的学生迈出第一步。对于腼腆内向的学生,笔者总是先鼓励他们放声诵读课文,让他们听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声音,迈出了第一步再让他们由易到难地回答问题,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2.解说式。解说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解说员,将文中作者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景或物进行讲解、说明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看云识天气》,笔者让学生消化了课文的内容后观看各种云彩的图片解说它们的特征。

3.表演式。表演式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将文中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适合于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例如,《皇帝的新装》,学生爱读童话,演绎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更能让他们在口语表达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讲故事。针对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试着讲故事,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其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其中,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1.在课外阅读中合作学习。课外阅读是一项深受学生们欢迎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只要善于引导,便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团结互助的精神、乐于并善于与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笔者让学生按小组定期交换课外读物,相互交流各自的阅读收获:读了课外读物识了哪些字(用笔记本记下)、知道了什么新鲜事、懂得了什么新的道理,把自己读的故事讲给同桌或小组的其他同学听。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说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意见,提出自己感到好奇但又不明白的问题,请同学们帮助解答。

2.在“剪贴报”制作交流中合作学习。学生搜集剪贴用的材料时,按主题自由分组,同组成员可以互通有无,交换阅读材料;小组之间相互请教;评比小组成员的作品,说说别人哪点儿做得好值得自己学习,哪点还需要改进、怎样改进……笔者还定期让同学们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评比和展览,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在有组织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学习。语文学科要想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力,使学生喜爱上语文课,除了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外,还应该经常性地、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一些学生喜爱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竞赛性的语文活动。例如,在以“这就是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笔者采用模拟面试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例如,“一家刊物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被聘任的同学不但有机会接受专门培训,而且将有组织地深入社会进行调查采访,小记者采写的文章还可以在该刊物上优先发表。机会等着你,你一定想一试身手。那么,就请准备该刊物举行的面试”。由学生分别扮演“考官”和应聘者,进行了一场模拟面试的训练。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1.课前五分钟演讲。每节语文课前,笔者会有计划地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演讲,可讲故事,可背名篇佳作,内容不拘。同学演讲完毕,大家各抒己见,使上台的同学都能有所提高,其他同学也可从中汲取经验。学生往往会讲出一些生动且富有哲理的故事,每当这时,笔者会不惜多花几分钟进行巩固。例如,一名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商人在黑夜中赶路,远处时时传来怪叫,他一边匆匆赶路,一边不时地蹲下身子摸几颗石子装进口袋,说道“也许会有用的”。天亮后,商人很自然的从口袋中拿出昨晚摸到的石子,那哪是石子呀,分明是闪耀着五彩绚丽光芒的宝石啊!“早知道,昨晚何不多捡几颗!”商人不住叹息着……笔者先请学生谈谈听了这则故事的感受,有位学生竟能说出那珍贵的宝石就像知识,那商人就像我们这些求学的学生。是啊,在黑暗中宝石毫无光泽,正如在求学路上知识显得并不珍贵,商人在黑暗中发现不了宝石的珍贵,不正像那些不用功的学生,在学校不重视学习而离开学校后才后悔万分吗?我们每天看似枯燥的学习,原来也是在捡宝石啊!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和表达不正是学习的成果吗?

2.开展接力赛。学习生字、成语、作者简介、名言警句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采用接力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等。这样小组间能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发言的积极氛围。

3.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笔者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还尝试让学生参与到教师备课中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让喝彩声充满课堂

专家学者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在成人的世界里,受到领导表扬也会感觉到有充沛的力气和精神。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在与学生交流中,笔者总是积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熟知其音域,便可弹奏出美妙的乐章。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内心的这根独特的琴弦——属于他自己的优点,为他的优点喝彩!

以往我们在理解学生总是有优点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偏差。常常是在优等生身上发现的是学习优点,而在所谓的“差生”身上发现的是学习之外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优点。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也是优点,但是我们的这种观点却人为地将所谓的“差生”排斥在了能学好的学生行列之外了。在这种理解下,学习仍然只是部分人的专利而非成功的欲望。尤其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剥夺,实际上是对他们的最大打击,这只能导致他们自甘堕落。鉴于此,笔者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应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尤其是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更加关注,一旦发现他们在学习上有了进步便不吝言辞大加赞赏。与学生相处中,笔者发现“差生”最欠缺的不是学习能力而是对自己的信心,而要培养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让他们在课堂上“说话”。只要他们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笔者便在课堂上大加赞赏,并且激励全班同学给予喝彩的掌声。笔者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道路是不一样的,成才道路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那就是他们都得学会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学习中不折不扣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郭丽娟.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语文的兴趣[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

作者单位:安徽省繁昌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2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