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测试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初中英语口语测试方法初探

◆白海燕

◆白海燕浙江省瑞安市滨江中学325200

摘要:本文首先重点探讨了交际法测试及其特点,接着从交际法测试理论出发,探讨了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一般方法,重点探讨适合初中生的朗读、图片讨论、角色扮演、自我介绍和日常会话,以及小组讨论等五种测试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测试交际法

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口语能力测试能提高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评价中实施英语口试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交际法测试理论,尝试对在初中阶段实施英语口语测试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让初中英语教学真正从听说入手,遵循听说领先的原则,从而彻底地根除哑巴英语这一顽疾。

一、交际法口语测试

自从人们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交际法测试理论也随之出现。交际法测试理论指出,掌握一门语言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

根据我国学者李筱菊、贾志高、秋月和徐强等的观点,交际法口语测试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情境性。口语考试试题往往需要设置一个交际的情境,让考生明确各自的角色,从而考察考生使用语言的得体性。

2.真实性。口语测试题应该体现出交际的真实需要。为此,交际双方之间必须存在信息差,而且双方都有愿望通过交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交互性。结构主义口语测试中的信息交流属于单向或双向单回合交流,而在交际法口试中考生能就某个话题与考官或其他考生进行双向多回合的交流,不断地交换听、说的角色,从而完成交换信息的任务。

4.功能性。口语测试试题要突出使用语言的任务性,例如,使用语言表达感谢、不同意见,征求别人的意见等等。

5.综合性。交际法口语测试按照考生完成交际任务的综合效果来评定成绩,这主要体现在评分方法上。评分时,针对每一个等级给予总体描述,评分员根据等级描述和他对考生的总体印象确定其成绩的等级。

二、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一般方法

上述对交际法口语测试及其特点的讨论,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笔者将选择朗读、根据图片讨论、角色扮演、自我介绍和日常会话,以及小组讨论等五种方法进行探讨。

1.朗读。朗读可以检查考生对语音、语调、意群的掌握及流畅地大声阅读的能力。正确、自然的语音、语调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不可忽视,自然也该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朗读不宜单独用来进行口语测试,但作为口语测试的一部分,如果运用得当,效果会很好。因为它具有时间统一、内容统一、操作方便、可重复评分的优点,既便于大面积实施,又有较高的信度,很适合初中英语口试的要求。为避免考生背诵,朗读材料不能照搬学生的教材,要接近考生生活实际。

2.图片讨论/描述。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用一张画,也可以用一组画。测试前应让受测者有几分钟时间作准备,然后进考场。用英语描述画中的内容或者根据图画编出故事,口头讲出来。图画要精心选择,以帮助控制考生需用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图片可有广告、招贴画、卡通画和场景画等,让学生描述或叙述。

3.角色扮演。一般测试的过程是用卡片(有汉语或英语提示)或图片告诉考生所处的情境及交际的任务。例如考生甲手中有一张卡片,上面列有需要采购的食品,考生乙的卡片是一张价格表。两位考生拿到卡片之后各准备2~3分钟。然后两考生分别扮演店员和顾客,运用所学的英语使购物活动顺利、愉快地进行。由于这是一种很好的以任务为中心的交际法口语测试的方式之一,采用这一测试方法对英语教学有很好的反拨作用。

4.自我介绍和日常会话。自我介绍、日常问候、讲述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比较简单。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是最基本的能力。自我介绍和日常会话常用于面试开始时。它既可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会话能力,又可起到热身功能,使考生逐渐地轻松起来,以便在后来的口试活动中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水平。笔者的观点是,自我介绍和日常对话应在2~4个考生之间进行,以求显得更加自然、真实。

5.小组讨论。笔者认为,在进行完个人介绍、日常对话之后,紧接着进行小组讨论效果会更好。一般小组由3~4人组成,考生围绕该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话题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免过于抽象,学生无话可说。讨论要在友好、合作的气氛中进行。

英语口语测试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的理论和应用涉及语言学、心理测验、教育测量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这些都为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本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也较为有限,希望本文的初步探索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24。

[3]项茂英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外语界,2004,(4):42。

[4]袁维新认知建构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探.中国教育学刊,199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