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障碍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28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9%,护理后心理健康、生活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为(80.4±5.2)、(86.5±3.2)、(78.0±4.9)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要分析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危害、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急诊;创伤性精神障碍;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70-02
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急诊患者手术越来越多,有利于改善恢复和预后效果。但部分患者在术后容易诱发创伤性精神障碍(POP),因认知、精神、记忆、运动行为等紊乱引起并发症,增加了病死率[1]。本文对我院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障碍的28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病例,共计患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57.1%),女性12例(42.9%);年龄位于35~86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56.4±2.8)岁。疾病类型:四肢骨折12例、胸腰椎骨折6例、意外伤致截肢5例、其他5例;精神障碍发生在术后6h~3d,平均为(20.8±1.4)h;症状表现为躁动、焦虑、抑郁、谵妄等,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不配合,或者存在恐惧、无反应等状况。
1.2治疗方法
轻度症状患者建议不使用药物治疗,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存在兴奋、狂躁症状的患者,肌内注射5mg氟哌啶醇,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10mg;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口服黛力新,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1片;存在谵妄、幻觉症状的患者,口服奥氮平,每晚1次、剂量为5mg。
1.3护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3.1心理护理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对手术、麻醉、疼痛的耐受性差,急诊手术属于应激事件,会导致体内的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剧烈上升,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针对于此,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疏导不良情绪,使患者的心态稳定下来。同时安慰患者家属,得到家属的帮助和支持,积极配合急救操作。护理期间沉着应对突发事件,采用熟练的护理操作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同时注重抚触、语言交流等细节,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1.3.2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存在疼痛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会导致患者产生烦躁、焦虑、恐慌等情绪,甚至对临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护士要遵循阶梯式镇痛原理,科学合理使用止痛药,并配合物理镇痛疗法,减轻疼痛程度。
1.3.3舒适护理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程度,患者的护理操作统一集中在早上进行,包括输液、换药、口腔护理、引流管护理等,一般在9点之前完成;并定期开窗通风,及时整理床单被褥,积极防治并发症。另外,限制探视时间和次数,保证患者能够充分休息;日常可以在室内播放轻音乐,有利于调整患者的心情,分散注意力。
1.3.4功能锻炼胸腰椎骨折患者,急性期当疼痛减轻后,进行床上运动指导,主要是扩胸、上肢伸展等;术后1周开展肌肉锻炼,从挺腰运动开始,患者取仰卧位,以不会引起疼痛为限,连续挺腰30~40次为1组,每天锻炼2组;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难度,最后结合腹肌锻炼,确保屈伸平衡。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尽早运动膝关节、踝关节、股四头肌,护士被动活动髌骨,在牵引架的辅助下,活动上肢和躯干;同时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形成静脉血栓,促进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3]
(1)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2)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心理健康、生活功能、社会功能作为评估指标,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结果显示,28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2例(42.9%)、基本满意14例(50.0%)、不满意2例(7.1%),共计满意率为92.9%。
2.2生活质量比较
结果显示,患者经护理后,心理健康、生活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下表。
表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指的是患者在术后几天内出现的精神紊乱现象,具有波动性、可逆性,对患者的认知、意识、精神、行为等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往往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多、治疗费用增高。分析发生原因,除了患者自身因素以外,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成为临床防治的重要途径[4]。
本次研究中,28例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结果显示护理满意率为92.9%,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认为,在预防措施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5]:一是患者入院后做好健康宣教,帮助患者短时间内熟悉治疗环境、减少陌生感,建立和谐的、信任的医患关系;二是病情确诊后要考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术前介绍手术流程和重要意义,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三是术中科学合理使用麻醉药物,避免麻醉过量,以降低精神症状的发生风险;四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尽早开展术后功能锻炼,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综上所述,针对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要分析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危害、促进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高艺.急诊患者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护理措施及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210-210,211.
[2]洪慧.全身多处骨折合并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02):210-212.
[3]薛晓燕,陈显玲.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精神功能障碍的护理对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03):353-354.
[4]王莹,张岚.ICU丧亲家属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0):58-61.
[5]赵甫兵.老年患者创伤后精神障碍临床特点及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6):88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