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张晶

张晶

山东省新泰市红十字会血站271200

【摘要】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提出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若干原因,有技术性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的问题,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如何去应对。

【关键词】血型;正反定型;红细胞

【中图分类号】R331.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91-01

血型由血型基因决定,是血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输血安全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bloodtyping)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血液系统遗传多太性,但是一般来说,血型指红细胞ABO及Bh血型。A型、B型标准血清与不同血型血液配型,会发生有无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根据现象不同区分出不同血液血型。如正反定型不符合,有技术性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的问题,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如何去应对,就这一系列问题浅谈如下:

一、医务人员责任心问题。临床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时,没有做血型检测,单凭印象或听信患者的自诉血型而造成血型错误;临床护士在抽取血标本时,未校对患者的姓名、床号,仅凭印象,抽了其他人的血液而造成血型报告错误或交叉配血不合;检验科人员没有对报告核对正确,标本、试剂、试管或玻片弄错,造成血型鉴定错误。

二、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亚型误定为O型,AB型误定为B型。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三、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红细胞悬液太浓或太淡。肠梗阻、结肠、直肠癌或其他下消化道疾病时肠壁通盘性啬,细菌多糖入血,使A节型患者出现获性B现象。胃或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能含有过多的可溶性血型物质,这些物质中和抗血清从而影响正定型结果。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及或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6个月以内的婴儿抗体多来自母亲,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反定型时可能不凝集或凝集很弱,所以不宜做反向定型。

四、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

五、某些疾病状态可能使红细胞抗原减弱或产生假抗原,如白血病,何杰金病,10号染色体转位,红细胞系统极度增生如海洋性贫血。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I,常引起干扰。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也会导致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

六、反应温度不合适亦会造成假性结果。ABO血型鉴定主要测定体内的完全抗体,完全抗体最适温度多在22℃至4℃左右,属于IgM抗体,为冷性抗体,许多IgM类型的抗体在4℃时的反应强度远高于37℃。另外血型鉴定方法也会影响结果。如玻片法定型简单,不需要离心设备,仅靠抗体的力量,凝集红细胞而无离心的加速反应,所以反应的时间较长,不适合急诊,另亚型红细胞抗原与抗体的凝集反应慢,凝集强度弱,有时容易被忽略而导致定型错误,不适合用于反定型和交叉配血,只适于大规模血型普查。而试管法定型反应快,需时短,特别是紧急输血时可在抗原抗体反应1min后离心观察结果。通过离心增强凝集,可发现亚型和较弱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方法。

七、在患者ABO血型鉴定试验中,如果出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不能轻易发报告,否则,可致ABO血型的误判。因此,在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血型鉴定经验,对异常结果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查明原因,以获得ABO血型的准确定型,确保安全输血。

1、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试管、滴管要专用,标记清楚。用试管法定型时,应同时进行正向和反向定型。每批测定均须设置对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心时间是血型鉴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另从受检者采取l份新鲜血液标本这样可以纠正因污染或搞错样本造成的不符合。

2、红细胞浓度按要求配制,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的比例适当。将红细胞洗涤数次,配成5%盐水细胞悬液,用抗—A、抗—B、抗—Al,抗—A十B及抗H做试验可以得到其它有用的信息。

3、对受检红细胞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如结果呈阳性,表示红细胞已被抗体致敏。

4、用A1、A2、B、O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检查受检血清。如果怀疑是抗—I,用O型(或ABO相合的)脐血红细胞检查。5、如果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验至少在室温和4℃放置30min,用显微镜检查核实。

5、如疑为A抗原或B抗原减弱,则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或抗—B血清作吸收及放散试验以及受检者唾液作A、B、H血型物质测定。后者只对80%HAB分泌型的人有用。

6、如受检者为A型血而疑为有类B抗原时,可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

(1)观察细胞与抗—A及抗—B的凝集强度,与抗—A的反应要比与抗—B的反应强。这种区别用玻片法作试验更为明显。

(2)用受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作试验,血清中的抗—B不凝集自身红细胞上的类B抗原。

(3)检查唾液中是否有A、B物质,如果是分泌型,可检出A物质而无B物质。

(4)核对患者的诊断,类B抗原的形成与结肠癌、直肠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关。

总而言之,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检验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步骤,能察觉出检验结果的异样,并认真复查。尽可能的规避干扰因素,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8-641.

[2]俞香兰.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与探究[J].中华医药研究杂志社,2007,7(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