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融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融合分析

黄灵洁

黑龙江科技大学

摘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着共产党成立、革命、建国,一路走来马克思主义不仅与中国实践逐渐深入融合,更与中国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去新时代,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实践,不仅在顶层设计中遵循马克思主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凝聚民心、民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就需要在新时期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民众实践中深入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部分民众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冲击,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信仰不坚定或者是信仰消退的现象,使得西方腐朽思想盛行一时,产生了对中国道路的疑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融合的程度,特别是国家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加速了民众通过国家发展和身边的进步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理解。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加显著,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马克思主义旗帜,特别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出发,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长期历史斗争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规律必然经过的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其奋斗的动力,而指引美好生活发展方向的也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中国人民历经斗争、发展和改革,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它凝聚了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激发起了全国上下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反观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取得举世无双的伟大成就也正在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共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阔步向前迈进。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实践动力。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在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实践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才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深层次的实践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未来是人民开拓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反过来又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由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凝聚民心和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加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紧密结合,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为此,要探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融合的有效途径。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为此,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确保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对标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明确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抓发展机遇,精准应对所面临的挑战,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厚实基础。

(二)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引导。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改革和建设的现实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不断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存在很多困惑与疑虑。在这一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抓手,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疑点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切实转化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自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中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

(三)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做好理论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是实践的普遍原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每一个理论创新成果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毛泽东思想是如此,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必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学习好、运用好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主心骨,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更好地观大势、谋大事,排除各种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规律,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切实承担起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语: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突出时代性、人民性、通俗性,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的交汇之处,要坚持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融合研究[J].才智,2018(31):253.

[2]时梦芳,肖芳.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

[3]刘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J].党建研究,2018,No.351(0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