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干预作用。方法: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60例,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0)。试验组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不予以微生态制剂进行干预。分析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10.0%,比对照组的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微生物制剂干预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可显著降低其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几率,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微生态制剂;干预作用;极低出生体重儿
对于患病新生儿亦或者是早产儿来说,其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比较高,而本病则是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约有10%左右的病例存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情况,且其病死率也达到了20-30%[2]。约有33.33%左右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会出现肠穿孔的情况。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害性比较大,能够严重损害新生儿身体健康,所以,临床有必要积极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来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干预,以尽可能的减少其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改善预后。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微生态制剂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试验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出生体重为1024-1500g,平均(1251.67±82.11)g。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出生体重为1013-1500g,平均(1249.36±80.69)g。对比两组的出生体重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1)住院时间短于72h者。(2)肠道感染性疾病者。(3)病历资料不全者。(4)住院48h内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症者。(5)监护人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6)过敏体质者。
1.3方法
对实验组利用微生态制剂进行干预,而对照组则不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方法如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0.5g/次,利用奶粉亦或者是温开水进行送服,2次/d,本药品每1g中含有1.5*107cfu的枯草杆菌、37.5mg的活菌冻干粉以及1.35*108cfu的屎肠球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0.5g/次,利用奶粉亦或者是温开水进行送服,2次/d,本药品每粒中含有≥1.0*107cfu的长型双歧杆菌、粪肠球菌以及嗜酸乳杆菌。
1.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标准
以《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中的相关内容为标准[4],若下述4项中符合任意2项,需考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肌张力明显降低,有嗜睡和呼吸暂停症状。(2)腹胀。(3)肠壁积气。(4)便血。若患儿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放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需考虑可疑。
1.5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中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例数,并经分析后作出比较。
1.6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10.0%,比对照组的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表[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更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症,而该病症的发生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预后效果,同时还能对其生存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故,早期、正确的防治对于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风险和提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治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多项研究表明[5],通过利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几率。此研究中,实验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程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且有助于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严重程度。相关资料中提及[6],微生态制剂能够提供屏障,对致病菌渗透肠道黏膜进行有效的阻滞,能够有竞争性的对某些致病菌进行有效的消灭,并能显著改善宿主对致病菌的抵御能力,能提高肠道营养以及分泌型IgA反应性,对病菌的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且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微生态制剂对宿主所产生的正面效益主要有如下几个:(1)能够对肠道中固有的免疫防御机制进行有效的激活,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免疫功能。(2)释放出的炎性介质以及内毒素数量明显比革兰阴性杆菌低。(3)能够提高肠道的紧密连接性,对宿主肠道的通透性进行改善,并有助于对肠道细菌的移位进行有效的抑制。(4)能够提高黏膜IgA的分泌量。
总之,合理运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减少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邹晓妮,苏育敏,卢小娟等.微生态制剂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3):3932-3935.
[2]谈笑,林丽星.肠道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156-157.
[3]杜逸亭,罗德幸,刘阳等.微生态制预防治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2):173-175.
[4]方蕊.分析微生态制剂在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8,5(7):36.
[5]黄柏枝,刘仿.双歧杆菌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3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