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地方戏剧创作中,出现了同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题目写成同一作品的奇特现象,这就是黑龙江剧作家王庆斌创作的“一题三品”即二人转、小品(东北地方戏)、拉场戏《俩姑爷》。文学本分别在《剧作家》发展,并分别收入《推荐剧目:小品100部》、《推荐佳作:小戏100部》;演出剧目东北地方戏小品《俩姑爷》获文化部铜奖,拉场戏《俩姑爷》获黑龙江省一等奖、获“西柳杯”东北三省二人转邀请赛优秀剧目奖,并由辽宁音像出版社收入“东北地方戏精品荟萃”中出版全国发行。
这三种不同形式的《俩姑爷》,相同点是:都在广义二人转的大框架内,题目相同,题材相同,人物相同,情节相同,主题相同,风格相同。
这三种不同形式的《俩姑爷》,不同点是:在广义二人转大框架内却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区划”里,样式不同,取舍不同,手法不同,长短不同。
限于篇幅,又因小品与拉场戏大同小异,这里仅以二人转与拉场戏作以比较,探讨,二者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手法的不同
二人转多用叙事体,拉场戏用代言体。
二人转一开场,旦丑彩妆上,旦丑先化出(叙事)后化入(代言),再化出叙事:
化出——叙事,用第三人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旦:一进三伏夜偏短,
丑:鸡叫头遍亮了天。
旦:张大娘兴高采烈往外看,
丑:六十岁过生日是个响晴的天!
化入——代言,用第一人称,旦变成丈母娘,丑变成大姑爷:
旦:(白)谁?
丑:(白)大白天哪来的贼,我!
旦:(白)抹,还一道黑呢!你是谁?
丑:(白)你大姑……爷,啊就是王——大杆!
旦:(白)我知道你是王——大杆!
化出——叙事,用第三人称交代老丈母娘看不上大姑爷的原因,即追叙(补叙)故事的源起,以满足观众心理的期待:
丑:(白)老丈母娘和大姑爷这是咋回事呀?
旦:(白)咋回事?蚂楞不叫蚂楞——你就听听(蜓蜓)吧!
倒拨钟表往回转,
这事出在一年前……
这是二人转的叙事与代言交替使用,完成铺垫与交代,充分显示了曲艺艺术手法的机动灵活。
而在拉场戏中,使用的是完全代言的表现手法。演员都是人物妆出场,是丈母娘就是丈母娘,是大姑爷就是大姑爷,并且在整出戏里角色不变,地道的戏剧化:
丈母娘:(唱)一进三伏夜偏短,
鸡叫头遍亮了天。
兴高采烈往外看,
六十岁过生日是个响晴的天!
接下来,老太太开始叼咕(说口):
丈母娘:(白)瞧,小猫洗脸了,小鸡上窗台了,大
黄狗伸懒腰了,我最想念的老姑爷也该
来了!(坐在凳子上)盘腿坐在院中间,
伸直脖子往外探,一盒火柴手中攥,人
一进门就做饭,没儿子想姑爷——真贱!
(唱)我这里心高兴正在叼念,
大姑爷上场,与二人转不同,不仅人物妆扮,还带着生活化的道具:
[大姑爷拎竹筐上。
大姑爷:(接唱)赶驴车来祝寿到了大门前。
(白)吁——(停驴车,敲大门)哐、哐、哐!
丈母娘:谁?
大姑爷:(憨直地)大白天哪来的贼,我——
丈母娘:抹,还一道黑呢!你是谁?
大姑爷:大姑爷!
丈母娘:知道你是大姑爷!
从上述二人转与拉场戏的比较中,看出编剧伊始,就在表现手法——叙事、代言两种手法上的不同。这是二人转(曲艺)与拉场戏(戏曲)之间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