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C-反应蛋白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探讨

曾为伦

曾为伦(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3252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101-02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测CRP,将CRP值分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及腔隙性脑梗死组进行比较;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将入院时和入院4周的结果判断转归,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患者归为好转组,无变化、恶化、死亡归为无好转组,并对两组的CRP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1)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其CRP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其CRP水平亦高于脑梗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2)无好转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好转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CRP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关键词】脑卒中C-反应蛋白预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时常合并CRP水平升高,目前认为它们是预测早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指标。本研究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住我院的脑卒中180例患者的CRP值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本组180例,其中脑出血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61.8±6.9岁;脑梗死62例,男42例,女20例,平均59.3±7.2岁;腔隙性脑梗死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63.5±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⑴依据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证实;⑵首次发病24小时内入院;⑶所有患者均排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及免疫性疾病。

1.2方法:患者均于发病24h内清晨空腹经肘静脉采血,CRP用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NycocardRearderⅡ)测定,正常值<8mg/L。将CRP值分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及腔隙性脑梗死组进行比较分析;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2],将入院时和入院4周的结果判断转归,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患者归为好转组,无变化、恶化、死亡归为无好转组,并对两组的血糖和CRP阳性率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全部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各组间的比较见表1。A组、B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其CRP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升高的CRP与脑卒中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2.2患者的预后与发病早期的CRP含量有关,预后差的患者,其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2、表3及表4)

表4腔隙性脑梗死组与预后的关系

3讨论

CRP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急性感染或创伤时,CRP急剧升高。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而脑卒中与冠心病有着许多相似的病理发展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因此,CRP水平与脑血管粥样硬化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病情好转组CRP阳性率较无好转组低,两组间差异显著。在脑卒中发病初期,CRP水平均升高,其原因可能是[4]:动脉粥样硬化是炎症性疾病,长期慢性的炎症刺激导致局部白细胞或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粘附性和通透性的增加,促进血凝,诱导产生血管活性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导致CRP合成增加;内皮功能损害,使扩血管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增加了内皮细胞与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导致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CRP还可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内皮并引起斑块破裂,从而参与脑卒中的形成。

综上所述,脑卒中发病初期易出现应激性CRP水平增高,其高低与中风类型及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提示临床医师在诊治脑卒中时应重视监测CRP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必将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周文飞,曾广强.血糖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预测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8):537-538.

[4]武湘云,李立新,李贵霞.脑血管疾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临床荟萃,2004,19(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