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何红莲郑红莉(北京军区255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9-0266-02
【摘要】总结1例地震灾区野战条件下新生儿重度窒息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命质量。
【关键词】地震灾区野战新生儿窒息护理
随着NICU在国内陆续建立和发展,危重新生儿抢救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存活者预后也有明显改善。现将我院成功救治1例重度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患儿病史来源于患儿母亲及产科医生,藏族。2010年6月21日11:20,患儿因产程延长、生后窒息、生后无自主呼吸、无哭声、伴全身青紫1小时、阿氏评分3分,羊水Ⅱ°污染而住院予以急救。
既往史:母孕40周,足月分娩,产程延长。
家族史:父母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不升,P146,R36,头颅大小正常;胸部对称,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腹软、平坦,脐带正常结扎,无渗血;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四肢肌张力低,反应差。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化验检查:NA122.5mmol/L,K3.8mmol/L,CL89.1mmol/L,WBC20.1×109/L,RBC4.31×1012,HGB160g/L,HCT0.487,MCV11.3fL。
拍胸片检查:示肺感染(右)。
初步诊断: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2急救方法患儿当即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用肾上腺素、纳洛酮等及时抢救治疗,待新生儿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立即转入重症急救舱治疗。于1小时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新生儿护理常规、病危,一级护理、禁食水,吸氧,吸痰,生理监护,带管吸氧,面罩吸氧,预防出血,脱水利尿,抗感染,支持疗法。
1.3结果患儿生后1小时体温开始逐步上升,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心率波动在102-140次/分之间,24小时后给予喂奶、喂水,吸吮有力,无呛咳。4日后康复出院。
2新生儿相关生理特点
2.1婴幼儿肺的特点是弹性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良好而肺泡数量少,故肺的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并易为黏膜所堵塞。但肺泡之间的kohn孔要到两岁以后才能出现,所以婴儿无侧枝通气。
2.2小儿胸廓小,胸骨软,肋间肌发育差,膈肌易上抬,纵隔不如成人固定,这些都会影响肺功能。
2.3小儿气道相对狭窄,气道内径狭小,气道黏膜上皮娇嫩,黏膜下富有血管和结缔组织,感染后分泌物多,气道软骨发育不全,因此放置气管插管尤其是导管较粗时可引起声门下黏膜水肿、喉头水肿。
2.4小儿黏膜下血管及腺纤毛运动功能差,咳嗽反射不健全,而且小儿呼吸频率快,随呼吸带出水分较多,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婴儿气管壁较薄,管壁平滑肌不发达,细支气管无软骨,故容易受压而致通气障碍。
2.5婴儿胸部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呼吸,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同时在已有的呼吸肌之中,耐疲劳的肌纤维只占少数,故小婴儿呼吸肌易于疲劳,成为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
3密切监护
3.1有效的心功能监测和护理主要持续监测危重儿心电活动。另外,尚需要按时间顺序将各项数据和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及时记录在护士纪录单上,护理人员要专人守侯,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转,报警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3.2呼吸道管理
3.2.1合理使用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必要时可应用呼吸机,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各参数,进行气管插管注意妥善固定,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
3.2.2呼吸道护理此患儿年龄小,气管、肺发育尚未成熟,生后有羊水误咽,有呼吸道感染,吸痰更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每2~4h给患儿变换体位,轻叩击拍背,轻按摩和气管内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良好的温湿化。
3.2.3拔管后的护理气管插管拔除后给予加压面罩辅助呼吸5~10分钟,同时调高患儿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胸部物理治疗。
3.3维持适宜的体温体温对心血管影响较大,防止患儿体温过高或过低。在患儿平稳后第一时间转入重症急救舱,保持舱内温度恒定,监测患儿体温,随时根据患儿的体温调节舱内空调设定的温度。
3.4营养支持适时及早给予静脉营养,视患儿的胃肠道恢复情况需尽早提供营养支持。
4感染的预防
4.1注意脐带护理,敷料污染及时更换。
4.2及时有效的合理应用抗生素。
4.3加强消毒制度。
5讨论
医院在接诊此类患儿时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常规监护,保持呼吸通畅可及时气管插管,必要时可以探讨呼吸机使用模式以及参数设定的最佳方案,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以专业、细致、周到的护理成为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44.
[2]郑霄,杨秀玲,贾宏,等.婴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护理[J].现代护理,2003,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