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困生的一点体会
周磊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茅栗小学563135
摘要:转变学困生是目前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抓好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比例的增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地转变学困生也是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保障,让每个一学生公平地享受学习的权利。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总结得出一点体会,转变学生要有“三心”,即信心、耐心、爱心,并在工作中科学地运用便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在人们眼中是非常讨人厌烦的,他们课余“豪强霸占”,他们的作业“无从下手”,在班集体中“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他们真的那么令人讨厌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不愿意成为好孩子的儿童。”确实,对于这些“玩皮匠”,多少人没有少费心思,到头来却不如人愿,该怎么办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多方面去关爱学生。
一、对他们要有信心
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教育的,不要视“学困生”为“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要相信学生,虽然他们有不良行为,但都不是存心作恶,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困生的作业往往出错率很高,教师在评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做的:给学生评改作业时,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其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情,给学生指出对的部分,找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同时,适时运用作业面批,促进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及时帮助、鼓励学困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错,错在哪里?以后应怎样思考这种问题?逐步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消除对数学的神秘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以前班里杨宇同学学习差而且爱欺负同学。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打扫厕所,不小心几个同学的鞋都打湿了,因为是深秋,我怕他们着凉,就叫他们回家换鞋,几个同学都说不回去。而杨宇回来时提了一个包进教室,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他走到讲台,取出包里的4双鞋和袜子,叫其他几位换上,我立即诚恳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做好事,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当月他被评为我班的好事之星。经过这次小事后,他做的好事越来越多,成绩也提高了。
二、要有耐心
转变学困生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针对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
做到持之以恒,对于这部分学困生,不要伤害他们,要给予尊重,逐渐疏导,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让他们慢慢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
今年秋季学期,我新接了六(1)班数学教学,白岚是开学转学来我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课堂上一直不喜欢回答问题,根据我平时观察,她与其他同学也不说话,上课总是心神不定。我觉得有点奇怪,就抽时间找她了解情况,原来她是从一间村小转学过来的,老师上课时经常忽略她,每次上数学课时,目光从她身上扫过,却点了旁边学生的名字,她总觉得老师不喜欢她,从而引起她对数学课的厌恶。今年转到我班后,这种心态仍在延续。经过我多次找她谈心,并且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经常提问她,并及时给予鼓励,通过不断的努力,该学生慢慢地适应了上数学课的习惯,成绩也有了进步。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忌说学生笨,要少批评,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课堂上尽量用简单的问题设问,借以增强上进心,使他们知道别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到,逐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要有爱心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没有师爱也同样没有教育。
当代学生已完全不同于在封闭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成了他们成长的起点,在他们心底里厌恶反感专横粗暴、专制压抑的教育方式,渴望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所以,针对“学困生”,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未成曲调先有情”,学困生也有自尊心、上进心,要靠爱心去温暖、启动;学困生也有优点和长处,但常被他们身上较多的缺点遮盖。要靠教师在亲近中去发现,去鼓励和表扬,运用班级集体力量,要求其他学生在感情上亲近他们。
热爱自己的学生吧!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于事无补又伤神伤身,时间长了,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是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果的真谛是对学生关心。”这正说明了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与他们平等交往。只要注重对学生的爱,学困生也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