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中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71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西药组33例采用丹参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同时服用乙酰唑胺片,针刺组38例在采用针刺治疗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治疗疗效、视力与视力缺损情况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中采用针刺治疗,疗效显著,显著改善视力。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针刺疗法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视神经供血不足造成的,造成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因供应视神经的后睫状动脉分支发生阻塞导致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特征表现为视力的急剧下降,发生生理盲点相连的视野缺损等[1]。本研究对39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了针刺疗法进行治疗,34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71例73只患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西药组33例34只患眼,男16只患眼,女18只患眼,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5.3±4.5)岁;病程3~40d,平均(14.2±3.7)d;其中伴糖尿病4例,动脉硬化9例,高血压病15例,不明原因3例。针刺组38例39只患眼,男19只患眼,女20只患眼,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6.4±5.1)岁;病程3~38d,平均(13.1±3.9)d;其中伴糖尿病7例,动脉硬化11例,高血压病16例,不明原因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以及病程、伴有的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配合完成治疗。排除标准: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加重,如血管痉挛、高血压病等;白内障症状明显;患者严重感染或者患有血液病等;服用丹参、维生素类或其它中西药物治疗其他疾病的。
1.3治疗方法
西药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30ml丹参注射液+10mg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1次/d,同时服用醋甲唑胺(尼目克司),25mg,口服,1次/d。其中,醋甲唑胺(尼目克司)25mg及地塞米松注射液连用7d停药。
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取穴位太冲、承泣、瞳子、攒竹与合谷,患者取坐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毫针0.30mm×25mm对除合谷穴以外的穴位进行针刺;取毫针0.30mm×40mm对合谷穴金此能够针刺。1次/d。同时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取穴:太阳穴、肝俞与肾俞。太阳穴注射: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注射,1次/d。肝俞与肾俞注射:0.5mL维生素B1注射液+0.5mL维生素B2注射液,取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上述药物混匀,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注射,每穴0.5ml,1次/d。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为10d,每个疗程间间隔3d,治疗2个疗程。
1.4疗效评价
(1)无效:患者视力、眼底以及视野并未改善,或者视力仅提高1行;(2)有效:患者出血部分吸收,视神经乳头水肿减轻,视野暗点缩小,视力提高超过2行;(3)显效:患者视力提高超过4行或者视力大于1.0,出血吸收,视神经乳头水肿消退,视野暗点缩小明显[2]。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统计分析
获得的数据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西药组与针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西药组与针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针刺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X2=4.67,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
针刺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t=7.49,P=0.000<0.01),并且针刺组治疗后的视力情况显著优于西药组(t=2.84,P=0.006<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视野缺损情况
针刺组治疗前视野缺损(32.8±19.0)%,治疗后为(21.1±13.2)%,差异显著(t=3.16,P=0.002<0.01);西药组治疗前视野缺损(33.2±18.5)%,治疗后为(30.8±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2.94,P=0.00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当这些因素造成睫状后血管灌注压与眼内压力失衡时,疾病就将会发生。在该病的治疗中,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降低眼内压治疗,或者采用血管扩张剂治疗。该疾病普遍存在于中老年人,由于有多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因此并不适合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2]。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暴盲、视瞻昏渺范畴,疾病的发生与肝、肾有关。由于人至中年肾气渐衰,肝肾精血无法上荣于目,进而导致了目络空虚。而由情志抑郁造成的瘀血郁阻目系,经气营血瘀滞,也会引发该病。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中,除了取穴之外,应配合肝肾的调理。承泣,有调和局部气血的功效;攒竹,有明目的效果;太冲,能够泻热、平肝、清头目;合谷,善治头面等多种疾病疾;肝俞疏肝利胆、清头明目;而肾俞则益肾气[3,4]。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前部与后部缺血视神经病变,能够调整皮质,达到消除眼痛、头痛,改善睡眠的作用,并实现对眼血管病变的缓解,增加眼血流量等,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神经的保护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5]。研究结果发现,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中采用针刺疗法,同时配合穴位注射,能够改善缺血状况,提高视力,同时减轻视野损害,并且简便实用。
参考文献:
[1]闫虎.益气活血法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庞有慧.针刺与中药配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
[3]刘莉,何慧琴.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6):692-694.
[4]闫虎.益气活血法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5]刘志才.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