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馆,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所谓传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脉络捋顺中国文化的纵向发展情况,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的魅力来自文化的个性,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内涵有广义和狭义这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如企业文化、体育文化、丝绸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等等。狭义而言,文化是指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所谓的文化,是狭义所指的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狭义上主要是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来的程朱理学。
而现今所言之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脉络
1、中国文化的发生:
火的运用是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2、商周时期:
从神本走向人本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色彩。这种神本文化是人类思维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神本文化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维新,建立了一整套宗法制度,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这些制度就从尊神转向了事人。神本文化由此向人本文化过渡。
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各种因素的契合。此时,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4、秦汉时期: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秦始皇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一是书同文车同轨,二是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设官专职教化,三是焚书坑儒。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政治纲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自此,儒家思想在我国独大了两千多年,三纲五常统治了整个封建社会。
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走向多元
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和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和文化,出现了文化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表现在一是玄学的兴起,二是道教的兴盛与佛教的传播,三是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魏晋文化的特点是魏晋美学的发达,魏晋美学是魏晋文化的精华。
6、隋唐时期:隆盛时代
隋唐文化气势恢宏,体现了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唐朝的诗、书、画是其杰出代表。
7、两宋时期:市井文化的勃兴与内省、精致的趋向
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向色调浓烈的文化类型;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向、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宋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宋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8、明清时期:沉暮与开新
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阶段,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历程。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四是西学东渐。
明清时期文字狱盛行;对古代文化的总结:《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康熙字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丛书。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儒家文化是它形成的基础文化,其他各家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互相糅合,互相渗透,各取所需、各显所长,逐渐形成了以一为主,多家综合的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并延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1、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正是中华民族从个体到整体的品质,是中货场民族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第二、人本精神:即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论语》:“厩失火,子曰:伤人乎,不问马。”《孟子》:民贵君轻。第三、天人合一思想:即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第四、礼治精神:把礼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特点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两点:
第一,农耕型文化
“天地者,生之本也。”千百年来,人们把土地视作自己的命根子,土地观念是农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国古代,每个村都有土地庙,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坛、地坛祭拜天地,象征性地躬耕,以求风调雨顺。农耕型文化把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孔子弟子子有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各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故在天人关系上,不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一面,而是强调其同一的一面,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农生产追求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平均主义”就是小农观念的典型思想。儒家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都是小农平均思想的体现。
小农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散,生产过程简单,生产秩序稳定,因而人们常常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缺乏进取、协作、竞争意识。
第二,伦理型文化
敬祖孝亲,传宗接代绵延世泽的“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治秩序的核心观念。“三纲五常”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礼治秩序的总纲。
在封建时代,中国有两个最高的价值准则,即忠和孝。忠是政治观念,孝是道德观念,为臣尽忠,百姓尽孝,社会就安定了。
农耕文化、伦理文化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及其特殊品质,其中,天地是农业经济之本,血缘、宗亲是伦理之本。
作者简介:卢婧一,女,满族,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馆文史研究员。